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 > 第 105 章 笔记

第 105 章 笔记(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廖杉又回到一楼的试验车间,看着那些飞机散件,“所以我们的研发工作的基础,就只有这些零件?”

教练机的研发好歹有“精卫”打底,是在其基础上改型;他们轰炸机这个项目,不会就只有这些飞机散件吧?

郑子昂也是难以置信,“资料呢?”

王川泽回答,“就是我们之前在喀山飞机厂做的笔记。”

张国光忍不住庆幸,“还好当初巴浦林诺夫教授带我们去喀山飞机厂学习时两国关系还不错,不然那些理论课怎么可能会那么不设防的教给我们,还让我们做笔记。”

当时飞机制造系的学生们选导师,赵伟跟的是斯蒙诺夫教授,何为和冯研农则是跟着西科尔夫斯基教授,廖杉、王川泽、郑子昂和张国光四人跟的是巴浦林诺夫教授,因巴浦林诺夫教授曾是喀山飞机厂的工程师,他带的学生得以在这飞机厂里学习,这也是为什么今日飞机组“老人”会被划分成两波人的原因。

王川泽拿起另一份文件,打开,“刚刚我没提及到的人全部划分进另一个更为艰巨的项目——

重启三年前搁置的轰炸机的研发。”

三年前,来技术支援的一千四百多名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一下子撕毁了六百个援助合同,各个研发项目俱是人手短缺,有的像他们超音速战机研发项目靠着少数人撑下来了,有的则像轰炸机研发项目被无奈搁置了。

还是庆功会后,各方领导在王川泽一遍遍讲解下对飞机组的几l人有了些印象,回去一翻他们的资料,意外发现其中几l人居然有在喀山飞机厂学习工作的经历,要知道这个飞机厂主要承担的就是图-16的生产,这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了。

“还要庆幸我们回来的早。”廖杉补充道,“听崔胜平说,比我们晚一届的留学生回国时就有苏联警察上火车查他们的行李,一搜到笔记就会没收。”

张国光更加庆幸了,他暗自想着,他就说他这人是带点幸运属性的吧。

轰炸机研发项目当初被无奈搁置的原因除了人手短缺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仿制的图-16飞机资料严重不全,苏方只提供了部分飞机散装件,两国关系便恶化了。

这也是为什么除了冯研农、何为、赵伟外,其他人全部划进了轰炸机研发项目中,因为确实这个项目更需要他们。

“轰炸机研发项目的统筹依旧由我担任,廖杉、郑子昂、张国光为技术副工,参与的人员还有崔胜平、刘浩耀……”王川泽有条不紊的说着工作安排,“设计楼也需要重新安排,军械组纳入飞机组,二楼为轰炸机项目组办公地,三楼改为教练机项目组,四楼则还是材料组同志们工作和实验的地方。”

王川泽最后强调一句,“虽然大家仍在一栋楼里工作,但也要遵守保密规定。不同的项目组之间不能互通信息,所有的工作内容都是绝对保密的。”

安排好后,众人很快行动起来,挪桌子的、换工位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