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清灵修真录 > 第十八章 静室参解,初悟丹道(一)

第十八章 静室参解,初悟丹道(一)(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切分派完毕,李洵先拿起《丹经初解》认真的看了起来。不得不说,即便这篇丹经是一部残篇,但是仍然让李洵体会到了前辈修士对于丹道理解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其中的几句话,让李洵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

清灵修真录

与前面几处的摆放完全不同,这一处明显的极为规整。一张木制的桌子居中,左右两边各是实木的书架,桌子的前方还有一把椅子。无论是桌椅还是书架表面都极为干净,应该是经常有人进行擦拭。而能进到这处密室的人屈指可数,自然也就不难判断这清洁工作出于谁之手了。

两边书架上分层摆放着不少玉盒、石盒还有玉瓶,看样子应该是一些炼丹用到的基础原料。木桌正中间摆放着一只竹笔。旁边是不知名的材料制成的砚台和砚石。再远一点是厚厚的一摞发黄的旧书,还有几捆看似年头久远的竹简。这位前任族长定然是一位十分好学之人。而书桌的表面两侧各放置着一尊鼎。李洵一下子就猜到这两尊鼎,必然就是林方的父亲用于炼丹的丹炉只见左边的一尊鼎,造型古朴颜色火红,鼎的表面似有龙纹升腾。右边的一尊鼎,造型优雅,颜色深沉,鼎的表面刻着不少的撰文。李洵并不知道这两尊鼎属于什么等级,但是自己做的石鼎和它们比起,肯定是要相去十万八千里,天上地下判若云泥。

明白这处摆设对林方的意义非同寻常,李洵自然没有动手的意思。不过,旁边的林方却沉声说道:“圣使大人,先父一直希望林家丹道一脉能有所兴盛,所以这一处的东西,都属于您了,这也是先父大人的遗愿。”

“这……”李洵实在没有想到林方会如此以诚相待,还真是有点受宠若惊转念又一想,自己以后多多回报林家也就是了。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李洵终于看完了密室的储藏,对林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眼前的这位家主的诚意也深有感触。当然少不了随身携带着一大包的“东西”,其中以兽皮、玉简和书册为最。还有一枚颜色深沉的小鼎被跟在李洵身后的林方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中。

不得不说,林家密室一行,极大地开阔了李洵的眼界。现在的李洵巴不得时间在多上十倍、百倍,好让自己充分的消化吸收这些前人的经验。回到北厢阁,李洵立刻告知林方,自己要闭关一段时间,或者十天或者半月,此时尚不能确定,而且还请求林方撤回服侍自己的十几名侍者。林方自然知道李洵要做什么,一番考虑之下,林方还是坚持留给李洵两个得力的亲随,随时听命。在北厢阁之外,林方派心腹家人严格把守,告诫任何人不得私自打扰。

自崇玉岛一路行来,李洵对自己今后的修行方向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定位。所以看似从林家得了不少功法术术,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仅仅用来参考借鉴而已。且不说林家的这些功法大都是残本,即便是全本这些功法也不见得等级非常之高,最重要的是不一定适合李洵。端坐在蒲团之上,李洵将取来的兽皮、玉简和书册等等大致的分成了几块。其中一块是有关炼体的;一块是关于驭兽驭妖的;一块是各种术法,不过其中几种剑术被单列开来;一块是关于炼丹制丹的。至于丹炉和长生诀第四层已经归于必留的项目之列。

在心中李洵也将这几堆功法术术排了个先后次序。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炼丹,第二位是炼体。主要原因是炼丹和炼体都耗时颇长,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炼丹术更关乎自己能否筑基成功的大计。不管炼制筑基丹存在哪些困难阻碍,成败与否,此时李洵都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尝试一番。至于炼体,虽然需要水磨的时间,但是好处多多,更是无需多谈。

排在第三位的是剑术,在进攻端,李洵目前还没有什么杀手锏。李洵虽然知晓,剑修的攻击能力在修士之中至刚至强,而且羡慕非常。但是李洵也有自知之明,高水平的剑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是万法门的齐昊不停地习练了十年之久,也不过才窥得一丝端倪,短时间内自己要剑术大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不过李洵此前一直修炼水剑术,所以迅速提高战力的方法,反而非剑术莫属。如果时间充足,配合自己的炼体之术,至少实力再上一个台阶是没问题的。至于选出驭兽和驭妖术,是因为李洵自己有了小翠和小灰。虽然二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醒来,但是如果能够提升二鸟的资质,给自己增加两个强有力的助手,李洵也乐意为之。剩下其它的,可以浏览一番,开阔一下眼界而已,自然更不急于一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