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三国之解放军 > 第一一一章

第一一一章(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儁听完,不禁感慨。“波才这家伙是个人才。想不到这么死了。唉,可惜了。子干兄,如今城外黄巾军已经由张角控制,他们也打算投降了吗?”

卢植说:“是啊。二位仁兄对此有什么意见?”

朱儁说:“子干兄,刚才与你一番话,让我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在此之前,要是有人告诉我,黄巾军要投降,我多半不会同意。从朝廷的角度讲,轻易接受叛乱者投降,会让人失去对朝廷的敬畏,会让民间更容易出现叛乱。从江山社稷的角度看,民为邦本。这些人无论做了什么,都改变不了大汉子民的身份。如果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哪来的黄巾军?如果朝廷不能让子民生存,那么朝廷何以存在?所以,我同意接受黄巾军投降。”

皇甫嵩说:“投降容易,可是这么多人如何安置?才是问题的关键。诚如公伟兄所言,生存才是黄巾军出现的缘由。即便接受他们投降,如果没有生路,将来黄巾军还会死灰复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黄巾军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的规模,就是因为太多人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如今又经历数月战乱,生存的环境更恶劣。如何安置他们?子干兄有没有具体计划?”

卢植说:“我奏请皇上,免除了冀州一年的税赋。将收编的二十万黄巾军分作四部,一部前往临淄,由明阳安置。另外三部在冀州和青州组建三个生产建设兵团,征用了三片土地,进行军屯。同时,官府抓紧收容流民,鼓励恢复生产,采用一切手段储备食物。若是老天庇佑,不出现大规模天灾,熬过今年冬天,明年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到时候就可以开始下一步计划。合理规划土地,兴修水利,保证农业生产,减少天灾带来的损失。当然,这都是后话。当前紧要的还是安置这些黄巾军,以及各地的难民。”

朱儁说:“义真兄,清君侧也是贤臣所为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皇上身边没有奸佞之辈,也就不会作出那么多荒唐事了。可是皇上亲近什么人的确不是我们能说上话的。这样看来限制皇权的确有其可取之处。子干兄,如果我们真要做这事,恐怕真如义真兄所言,我们在朝廷眼里,是个比张角更危险的乱臣贼子了。”

卢植说:“人生于世短短数十春秋,但求无愧于心。为江山社稷,为天下万民,做一次乱臣贼子又如何?”卢植说着,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微仰着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听卢植吟诵完,沉默片刻,朱儁突然拍案大叫:“好诗!子干兄,只此一诗,足可名垂千古!”

卢植笑着说:“公伟兄对这首诗评价很高啊!可是我却当不起这个赞誉。因为这不是我做的。”

朱儁惊讶的说:“噢?那是什么人所作?这首诗若是古人所作,绝不会籍籍无名。我自问读书不少,却从未听闻,想必不是古人所作。这是哪位大才?还望子干兄引荐。”

朱儁说:“征用土地一事不容易办啊!”

卢植说:“这事儿恐怕做不到。要是公伟兄再能活一千多年,我也再能活一千多年,我一定为你引荐。”

皇甫嵩奇怪的问:“子干兄此言何意?”

卢植说:“这是一种称之为‘词’的诗歌体。据说是一位一千多年后出生的才子所作。”

皇甫嵩说:“这么说又是来自那个自称来自未来的小子之口了。子干兄,说了半天闲话了。说说正事吧。你此次前来目的何在?你轻易穿过波才的防线,难道也劝降波才了?”

“没有。波才自尽了。”卢植将赵光等人在波才军中的经历大概给两人说了一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