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东晋门阀 > 解析玄学--管锥西方 3

解析玄学--管锥西方 3(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人家宗教不怕,人家有自己的一套可行的社会观。以求善,忏悔的社会观,也使民众老老实实干活,将来到西天极乐世界。

因为佛学很早就讲究四大皆空,其认为以无为本,以有为体。那么怎么解释这个“有”,“有”既是空,这下一下解决了玄学的最大难题,你看到的一切表象,大千世界都是空的。虽然这个说法彻底解决了玄学的世界观,但是就和以儒学为主的社会观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可是人家佛学不怕,因为人家佛学有自己一套较成熟而可行的社会道德理论----普通人仍然要辛苦工作,修的正果,把你送到西天极乐世界(西方是送上天堂)。人家宗教的社会观也能支持劳动有为。

宗教拥有和玄学更相近的唯心世界观,而且在唯心上比玄学更成熟。依托自己的世界观,宗教还有一套可行的社会观。

正因此第一次个人主义和宗教的媾和,宗教占了主导。宗教还得便宜卖乖,指责贵族无为遁世。(启蒙运动中个人主义兼顾‘公平’后,夺回主导权。但还是和宗教妥协了。这是第二次媾和)

所以宗教一来,玄学清谈就衰落了。因为你的世界观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了,人家对庄子逍遥游的世界观的阐述,甩出玄学家们一条街。人家还能提供另外一套与儒学有为思想完全不同的一种无为的社会道德观,这更符合玄学的世界观。这样人家佛学将玄学的世界观和社会观都一下将死了。当然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宗教也都从个人主义中吸取的巨大的营养。

第三章玄学衰落

玄学‘玄’在无为的世界观要向有为的儒学社会观妥协。那么玄学到了东晋为什么不玄了?

从曹魏到西晋涌现出很多玄学大家,如何晏、王弼、嵇康、阮籍、王衍、乐广、郭象。可是东晋后玄学就走了下坡,没有新的大家,新的思想。

原因就是佛学来了,佛学把玄学的世界观一板砖拍死了。

佛学在汉朝进入中原,但是不被认可,没有展现自己唯心的社会观机会。可是胡人原本信神鬼,第一个统一北方的胡人政权‘后赵’率先尝试了佛学,非常成功。很短时间内,就把民众从战乱后的荒芜中拉了出来,出现一定的繁荣。佛学唯心的社会观也非常好使。他们对庄园里的农奴说,好好地干活,死后把你们送上西天极乐世界;不要记恨庄园主,人家上辈子做了善事,你们也做善事吧,下辈子也能做庄园主。

这样东晋玄学清谈“有”、“无”的关系,就谈不下去了。玄学自然没落了。

世界观没法谈了,社会观又不会谈,只能谈人性论(人生观)。

不要以为神学大家什么都能谈,谈至人性论,神学就被问晕了。你都四大皆空了,还要什么才华、人性。宗教是愚民政策,对人生观上的阐述是比较低级的。作为人类社会,没有一个上进的人生观,是不能进步的。全是宗教理论,人失去自我,全变成行尸走肉,整个社会都等着上帝恩赐,会变成死水一滩。

宗教的求善、忏悔取代了儒学的仁义社会观。

石勒后赵的成功引起东晋和成汉的艳慕。东晋才不再排斥佛学。可是佛学大师从北方来到东晋,语惊四座!

佛学的世界观原本就是四大皆空。这样玄学的世界观被佛学解释为:以无为本,以有为空,性空假有。所谓不是叶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这一解释把玄学甩出了五条街。这是一整套唯心的思想理论。本、体都是唯心的,不矛盾。

此说‘标新立异’惊得东晋名士目瞪口呆。你若承认‘以无为本’,就永远辩不过佛学大师。标新立异这个成语就从此得来。

‘以有为空’的本体论,玄学家不是没有认识到,而是不敢提。更不敢承认,因为他的社会观要依附在儒学的‘有为’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