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秦帝国风云 > 4、韩国的国情、政情

4、韩国的国情、政情(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满朝的文武大臣,明显已经知晓了韩国最后的命运。所以,臣子们也都在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朝纲败坏、法令不行,民间也是得过且过,这让韩王安更加无奈和不安起来。

没有多少贤能之士来投奔韩国,因为这里几乎没有施展才能的舞台。韩国,只是一艘在汪洋中不断沉沦下去的破船。

韩非的到来,给了韩王安一丝期许和安慰。他知道:韩非是荀况的得意门生,是个满腹经纶的贤士。他至少可以帮助自己整肃一下朝纲,就算是死也要死得体面一点吧?

韩王安在王宫里亲为韩非设宴接风洗尘。

韩非并不是韩国的客人,他原本就是韩王室的贵族公子,回到韩国也就是回家来了。

《史记》是这样来描述韩国最后灭亡过程的:

桓惠王元年(前272),韩军进攻燕国。九年,秦军攻占了韩国的陉城,并在汾水旁筑城。十年,秦军在太行山进击韩军,韩国的上党郡守献出上党郡投降赵国。十四年,秦国守取赵国的上党。在长平杀死了马服君之子赵括率领的军卒四十万人。十七年,秦军攻占韩国的阳城、负黍。二十二年,秦昭王去世。二十四年,秦军攻占韩国的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军全部攻占了韩国的上党地区。二十九年,秦军攻下韩国的十三座城。

三十四年,桓惠王去世,他的儿子韩王安即位。

韩王安五年(前234),秦国进攻韩国,韩国形势危急,派韩非出使秦国,秦国把韩非留下,后来就把他杀了。(韩国最著名的人物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他是韩国贵族,兼采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等三家学说之长,集法家思想的大成,后为秦国所用。)

九年,秦军俘虏了韩王安,韩国领土全部归属秦国,设置为颍川郡。韩国终于灭亡。

韩非恭敬地跪拜施礼:韩非拜见吾王!

韩王安满面春风,亲自去搀扶韩非:贤弟快快请起,一别十载,却如昨日啊!

韩非感叹:十年苦读,一朝归来,先王却未能见到。公子临朝,也是我韩国之幸事呀!

韩王安:贤弟,今日王宫设宴,正是为迎我韩国股肱之贤臣!

韩非:振兴韩国,昌我宗室,韩非毕生之所愿也,岂敢苟且稍怠。此亦不负十载之学、吾师之教也!

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

公元前238年,当韩非携妻子燕姬由兰陵返回韩国的时候,正赶上韩桓惠王去世,韩王安即位。

韩王安正值青年,目睹父王生前受到秦国逼迫、不断地割地求和去贿赂秦国,却依旧遭到秦国连续不断的军事打击,他内心对于秦国是充满厌恶和憎恨的。

这个年轻的君王,是多么希望:韩国能够堂堂正正地站立起来,不再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继续在强秦的铁蹄下颤抖。

可是,现实是无法逃避的。韩国国小民穷,根本无力去抵抗强秦,除了作为秦国的附庸,难道韩国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即使韩国对秦国称为藩属国,每年去朝贡秦国,但是终难逃被秦国兼并的命运。每念及此,他就心中忧惧而不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