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十八章 一千两一节课

第十八章 一千两一节课(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巳时许,两名身穿绿袍的官员带着数名兵勇,抬着两个大箱子来到府衙。昨晚的宴会上刘摩已经识得二人,是宣抚司的两名属官夏欧生和郑扬。宣抚司有自己的官衙,因为初次为官,刘松龄怕刘摩闹出笑话,决定带在身边锻炼一段时间再放到宣抚司去,让夏欧生与郑扬将宣抚司的文书档案都送到府衙,以便刘摩及早熟悉。

两大箱的文书,其中一箱是宣抚司的属员名册,一箱是宣抚司的职司文书等,刘摩先向二人询问宣抚司的具体功用,这才佩服老爹的用心良苦,别刘松龄唯唯诺诺,在官道浸淫数十年岂是白给?姜,始终都是老的辣。

按照清朝兵制,分为八旗兵与绿营兵,后因太平天国起事,八旗、绿营**不堪用,清廷谕令各省举办团练“助剿”,中国大地上便出现了湘军、淮军、防军、练军等地方武装。琼州地处南疆,是边陲之地,虽悬孤海外,亦是重镇,按照清廷的规划,琼州驻有绿营兵四千,协练两千余人,而协练便是归属宣抚司管理。

所谓协练,实则团练,但清廷也怕地方武装尾大不掉,整出个十八路反王的幺蛾子,在太平天国覆灭后,将地方团练大多解散,只有少数留了下来。琼州协练分为六个营,按兵制满额应有三千人,刘摩被刘松龄提醒过,这其中能有一千人已经很不错了,且饷银拖了近一年,去年的饷银全部都是折半。

宣抚司所属属官十六人,文书五人,文案五人,所属六营分驻儋州与琼山,平日只打打旗号敲敲锣,根本无甚大事。而下属的属官中除了四名从六品的官员有正式任命,其他的都没有着落,只待刘摩正式走马上任之后才予以任命,刘摩心下底早已安排好了人选。

刘摩练完拳走到院中的水井旁,打起凉水便迎头浇下,大叫舒服,刘松龄吓了一大跳,忙上前道:“摩儿快去换衣裳,别着凉了!”

刘摩连说无妨,家人已从房内取来了一件袍子,刘摩只得擦干身上的水滴罩上。刘松龄突然盯住刘摩的脑袋发怔,刘摩摸摸脑袋这才想起假辫子被扔在了床头,急忙道:“爹爹你先去前厅,孩儿马上来陪你吃早饭。”

吃完早饭,刘松龄打发家人出去,对刘摩道:“摩儿是不是在海外剪了辫子?”

“唔,我在美利坚军校中学习多有不便,所以——”

刘松龄想了一阵,摆摆手道:“算了,等下你把官袍穿上,随为父去府衙,爹爹教你如何公务,记住,今天帽子就别摘下来了,若是传出去定出祸事。”

而此时的琼州府,有户四十万,人丁一百五十万左右,多集中于琼山、文昌、儋州、临高、澄迈、安定与会同七县,南部诸县少有汉人前往居住,主要因为南部多为生番。也正是因为琼州独特的位置和官场所谓的忌讳,十县三州竟只有六名主事的县官,其他地方皆是府衙遥控,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琼州对于刘摩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发展之地。

刘摩跟随刘松龄学了数日的官仪与官文条陈,学到了些官场的学问,急吼吼地要去兵营视察,却被刘松龄止住,刘松龄为他请来了一名老师,教他官场学问。

这个老师很牛,一节独授的课程要一千两银子。

就这个,刘松龄还在不停抱怨是左托右请才聘来的,不然人家根本不来琼州,而此人,正是为刘摩取字的王闿运。

“是,孩儿记下了。”

……

刘摩兴冲冲地随刘松龄到琼州府衙中学习公务,太阳渐渐升起,刘摩这才知道海南的夏天是如此难熬,浑身的汗水不停涌出,帽子却又不能摘下,不时抓耳挠腮。

刘松龄见刘摩发窘,叹息一声让刘摩到内室换了衣服,将假辫子固定好,仔细检查一番后方才带到大堂上。

刘氏父子二人到衙门时刚进辰时,府衙的差役只来了一半,直到辰时六刻方才有其他官员陆续到来,互相打个哈哈,各忙各的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