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非洲创业实录 > 第174章 食品产业独立

第174章 食品产业独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能更好的借用奥匈帝国的资源,奥匈帝国本身就是个农业大国,黑兴根公司的葡萄酒原料就是奥匈帝国提供,同时黑兴根财团还经常将匈牙利地区的粮食借助超市系统在整个欧洲销售。

双方有天然的合作基础,政治上,黑兴根王室又和奥地利皇室关系紧密,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恩斯特这边。

以上条件,德意志地区同样具备,但是奥地利有一个德意志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奥地利在地中海沿岸。

只等年末苏伊士运河开通,东非殖民地的物产就能通过苏伊士运河一路直达的里雅斯特,到时奥匈帝国就是连接德意志和东非殖民地的中心。

最重要的是1869年,东非移民任务减轻,这就能节省出大量富余粮食用于出口。

前三年,东非都是尽可能的移民,而安置新移民就需要粮食,为了供养新移民,前期移民需要口粮由东非殖民地和黑兴根财团共同垫付,一直持续到土地开发直到收获。

好在东非一年四季温度一个样,移民能很快投入生产,只不过旱季移民会优先向河流湖泊附近安排。

今年,东非不再追求最大移民数量,就能将更多粮食拿来出口。

直接出口粮食肯定不怎么赚钱,尤其是如今整个欧洲歌舞升平,生产秩序井然,英法俄奥普都在埋头发展。

所以为了提升东非粮食的竞争力,恩斯特力求在欧洲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食品企业集团。

而和以往不同,这次恩斯特将新公司的总部放在了奥匈帝国境内,第一次贯彻了黑兴根财团德奥非一体的发展模式。

食品是一个不亚于日用品生产的重要行业,如果能发展起来,在黑兴根财团的版图里绝对又是一个重量级产业。

发展食品行业,黑兴根财团具有天然优势,背靠东非殖民地,原材料充足,而且今年资金更富裕,过去用于扩大移民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新产业投资上来。

加之奥地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将食品企业建在奥地利具有天然优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