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血月维度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坦言

第一百七十三章 】坦言(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就像是你把工业机床和各种原材料,以及一名懂的操作技术和加工的专家,一同打包送给一个还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让他们短时间内造出符合现世最基础加工标准的零件,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培养工人、确立规则、生产分配,乃至是部落内社会构成和文化的适配性改造,都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到时别说是生产出现世标准的高标准零件了,不生产出一些毫无用处的铁疙瘩都算是超出预期了。

当然了,现世的人类好歹已经完成了信息化技术革命,对先进技术的接受程度,自然不能和简单的原始部落进行对比,但如果想要再现连木卫三殖民地都无法大规模列装的技术,那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就杜锦看来,现世的夏国能在血印开始对蓝星构成实质性威胁前,达到木卫三殖民地的一半,都算是超出预期,位面保佑了,至于那些可望不可即的先进技术,他没有丝毫的贪念,因为没有那个能力。

。。。。。。。。。。。。。。。。。。。。。。。。。。。。。

“总督先生,我其实只是想对木卫三中不涉及机密办法的军事技术进行查阅,对于之前夏国留下的技术“遗产”,并不是我的涉猎范围,毕竟其中的风险太大,我已经被合一教给盯上了,并不想再被星际联邦的那些人给盯上。”

杜锦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朝着封季同解释道,但对方听完杜锦的解释,反而是拍了拍杜锦的肩膀,摇了摇头回应道:

思虑了一番,杜锦还是坚持了之前的条件说道:

“总督先生,您太客气了。。。。。。。。。。。。。。。。。。。咳,我想要的还是和之前一样,希望能对木卫三的军事技术数据库进行查阅,当然了如果也能对木卫三上的军用技术数据进行访问,那就是我的荣幸了。”

之前杜锦就再次尝试过,他能从血月世界带回现世的物品还存在着不小的限制,顶多能带走一个类似于手机大小的物体,这点大小的装备限制让杜锦暂时绝了当“搬运工”,直接带技术实体回现世的想法,所以那些技术蓝图、数据论本才是他最想要的东西,而且杜锦还有小艾这个级别的帮手,即便两个世界的物理环境有些差别,小艾也可以通过技术编译和改造将不同的技术进行环境适配,使得血印世界的技术可以在现世中进行生产套用。

虽然在技术完成品的实际效能上会有些“损耗”,但这种损耗完全在杜锦的可接受范围内,毕竟等这些跨时代的技术真正成为现实,才会有挑剔和调整的资格不是吗?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我们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只有让现世发展到宇宙时代,杜锦才认为现世的人类能对血印有一战之力。

毕竟血印世界中,正是凭借人类繁多的殖民地,以及强大的武器,才让血印只能通过合一教为媒介来企图控制所有的人类,来完成那所谓的“融合归一”,但要是现世的蓝星,人类可没有任何太空殖民地可以去躲藏,血印只需要控制蓝星,就可以轻松的控制全人类,并不需要去担心蓝星外还有其他的人类会阻碍自己的“融合”。。。。。。。。。。。。。。。。。。。。。。。。。。。

“杜博士,看来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既然我敢把你放在监察木卫三军政府内军政两界的位置上,就不会担心你会去泄露其他的东西,我一直以来都非常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事实上我的眼光也一向很准,而且我从杜博士你的眼睛中可以看出,你对我们祖国的那份忠诚和担当并没有随着岁月消失,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只是绝对杜博士你要求的内容都在学术方面,你自己的安全难道不在意吗?”

闻言,杜锦心中松了一口气,他通过封季同的眼睛意识到这些话并不是处于权衡和拉拢说出的推辞,因为他并没有发现封季同有什么怀疑或抵触的情绪,反而是一片坦诚,而且封季同所说的一句话不假,即便是在血印世界,杜锦也对夏国有着天然的好感,尤其是这里的夏国和现世的理念几乎完全一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凭这一点,杜锦也不会做出出卖木卫三这个夏国仅存的几个“根据地”的事情。

“就这样吗?”

听到杜锦要求的回报,封季同带着淡笑反问道,听到封季同的反问,杜锦首先考虑了一下自己的要求会不会太\"过分\":

“难道说我说的那些军事技术涉及了木卫三的一些敏感部位?对!按照这个世界夏国的时间轨迹来看,为了避免星际联邦完全控制和奴役所有的人类,夏国在并入前把许多技术都封存或者销毁了,封总督是不是因为我想要窥探这些前夏国的技术“遗产”,好去星际联邦当双面间谍?害羞羞,真要是要过尖端和跨时代的技术,我就算拿到也没办法在现世中进行复制和再现,不行!我要尽可能避免在封总督留下这种印象。”

杜锦很清楚,从基础研究成果到具体生产技术期间要经历三次转换:第一次转换,基础研究成果加上目的性转化成技术原理;第二次转换,技术原理加上功效性转化成技术发明;第三次转换,技术发明加上经济性与社会性考虑转化成具体生产技术,从这个漫长的转化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从基础知识到具体技术的转化效率。

虽然现代科技体系的协同性在加强,整体转化效率有所提高,但是,这种不确定性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一个合理的做法就是缩短这个转化链条的长度,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从技术原理切入,而不是直接从基础研究切入,这样选择效率会更高,目标更明确,而杜锦就算可以把已经完善的技术蓝图进行复制化生产,但终究需要时间去进行普及、建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