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小领主 > 第三百零七章 我们的职业是战士

第三百零七章 我们的职业是战士(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种“神圣不可侵犯”,绝不是“非特殊情况不得侵犯”——没有“特殊情况”就创造“特殊情况”。

刚才那名武士呈递的木盘上放置三块土疙瘩,则意味着十八级军功授爵制下,此人获得了三级爵位,拥有三亩可以世代传承,永远无需上税的爵位田——封田。

惯例:封臣们的授土仪式是由国君主持的,晋平公已在新田城完成了授土。而第一执政赵武所要做的,则在他们的领地上,履行授兵的仪式——拥有佩剑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就如同西方世界,贵族士绅手里拿的权杖一样。

一名名武士依次上前,手里都拿着属于自己的木制托盘,赵武按照对方托盘里摆放的土疙瘩数目,授予对方相应品级的宝剑。一共一百七十四名新封小领主,他们分属晋国的六大家族,当然,这些人当中赵氏、韩氏出身的武士数量最多——谁让这两个家族现在是第一、第二执政。

紧张有序的授兵仪式结束后,赵武抄着手,宣布了当年的动员令:“诸位可以先去自己的领地安置人手,筹建封庭与自家房舍,我们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有足够的时间供你们安排家务事。我要求你们一个月后,开始履行自己的领主义务,你们有能力履行吗?”

一位小领主捧着一个木制托盘,托盘上放着三块土疙瘩,他们用恭敬的态度将托盘呈递给赵武——除了盘中的三块土疙瘩外,托盘上还放着一片竹简,上面刻印着几个字,记录着此人的爵位以及封地所在。

赵武望了望托盘,笑了一下,伸手招呼家臣,家臣们赶紧递上一柄佩剑,赵武双手托着佩剑,将佩剑轻轻的放在木托盘上,嘴里念叨着相应的封臣词语。

木托盘上放着土疙瘩,这一习俗来源于晋文公,晋文公还没有登位的时候,出逃在外,向路过的农人求乞,农人见到他衣衫华美,却饿的两眼发绿,便嘲笑的扔给晋文公几块土疙瘩,反问晋文公:“你肚子饿了,怎么不吃土?”

晋文公大怒,要杀冒犯自己的农人,追随他出逃的狐偃以及赵衰劝解说:“这是吉兆,‘封土封臣’——农人用土块扔给我们,寓意着公子终将得土。”

很久很久以后,青年的公子重耳已经变成了老头,但他也终于返回晋国,成了天下霸主。于是,“得土”就成了绝对的吉兆。

新受封的小领主们紧紧握着刚刚获得的佩剑,俯身回答:“喏!”

晋惠公时代,惠公被秦国人俘虏,在自己国君不在的情况下,晋国的正卿们为了团结国内的一切力量,应付齐国的侵略,开始将分封推行到大臣级别,当时的晋国执政首先想到了“封土”的仪式,于是,这一仪式成了晋国册封领主的重要步骤,近而成为整个华夏册封领主的必要步骤。

晋惠公之前,周王室的“封建”是奴隶制“封”,天下各地的封君只是奴隶主的管家而已,他们对土地只有管理权,而没有所有权。名义上他们就是一群帮助周天王管理各地的奴隶监工而已。而晋惠公时代,晋国正卿推行分封到大臣级别的举动,不仅将封建更推进一步,重要的是,这一举动也标志着私有制诞生,奴隶制的崩溃——从此之后,各国领袖都把自己国家看做自己理所当然的财产,并认为自己有权像周天王一样,把土地分给下面的臣子进行看管与照料。

真实的历史上,赵武的孙子赵鞅将分封制推行到武士阶层,则是更一步的私有化,从此,封君的臣子也可以将自己获封的土地视为自己当然的财产,并分拨给“臣下臣”进行照料。

由此,地球文明史上三级封建制,在赵鞅手上彻底完成了——当其时也,除了中国之外,其他的国家还处于城邦共和制,或者彻底的奴隶制。

现在的历史上,赵武提前把这一步走完了:武士们也有权利获得自己的封地,并可以把自己的封地视为理所当然的财产。并且,封建制下最重要的观念也大声喊了出来: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