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母鸡太少要闹腾,春秋小领主,赤虎,616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师偃一直心在乐获得听着赵武训斥齐策,作为赵氏原有家臣,看着外来的客卿,一个个爬到他们头上,他虽然耿直,但心里如果没有芥蒂,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听到赵武的指责,逐渐趋向蛮不讲理,他忍不住劝阻:“主,策说的也对,我们现在的人力,实在顾不过来,再说,千百年来,列祖列宗都是用这种方式管理领地的,没有这种体制也不会有齐国的强大,也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晋国。”

然而……赵武翻了个白眼:你们哪里知道,春秋到此为止,下面是战国乱世。那更是一个“白骨盈于野,人命贱如草”的乱世。

要为乱世做好准备呀。

赵武沉吟着说:“有没有一种说法,谈到道路的作用?”

赵武问的这个问题,是他所看到的一部电影引起的启发,电影中,一场大灾难来临,地球上所有幸存的人都结寨自守,两个寨子之间即使相距五里,也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后来一位流浪汉假扮邮差,带着一包邮件去一处居民点混吃混喝,结果这名流浪汉成了英雄,因为他打通了邮路。

在评论这部影片的时候,有人解释说:大约在中国春秋时代,希腊哲学家提出了“国家”概念,并认为道路就是国家锁链,路连通的地方,那片土地就会牢牢的捆绑在国家战车上——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秦始皇修的“秦直道”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与文化隔绝,因为后来的皇帝再也没有修过类似的国家公路,所以中国的版图与文化再也没有超越春秋。

秦始皇修秦直道,绝不会是突发奇想,在他以前一定存在着理论基础。而要论治国的理念,“中国第一人”绝对不是孔夫子,而是孔夫子称赞过的管仲,管仲目前已经出现过,那么,相类似的理论一定存在——管仲谈到过道路建设。

果然,没等师偃回答,身为齐人的齐策立刻答复:“确实,管仲说修好了道路,利于政令传达,利于通货殖,利于……”

“政令传达——好,我就看上这政令传达,现如今我赵城地盘过大,一份政令传递出去,需要十多天,为了便于控制领地——咱们修路吧,动用两万名仆人,修一条赵直道,把最北端的寨子与最东端的寨子连接起来,我来修这条主干道,便于传达政令,其它各寨子各扫门前雪修通自家寨子的主干道的路——今后几年,赵氏的赋就用修路代替,修好路后,通货殖的好处由他们分享。”

齐策愣了一下,轻声提醒:“国都里都在谈论,新军现在还不满员,是不是让赵氏把新军的兵员补满,想来赵氏也有能力补满……如果现在我赵氏把赋用在修路上,我们可以出动的兵力就少了。”

师偃立马驳斥:“新军是由赵氏与魏氏的私兵组成,而新军不满员,不是我赵氏一家的责任,赵氏政令不通畅,却只有你齐策的责任。”

齐策一拍脑门,立马想通了:“果然如此,道路修不通,政令不通畅,是策的责任,国君征召的新军不满员却也不全是赵氏的责任……我这就去办,主,还有什么吩咐?”

赵武在一指窗外、赵城学宫的位置,说:“我赵城提供了他们这么好的条件,不能让他们白占便宜,让师修去,挨个找他们谈谈心,就说学宫为了不让他们只学会夸夸其谈的本领,给他们安排了一些实习任务,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管理国家的本事,实习期暂定七年,实习期间,图书任他们阅览,还可以随时去学宫找老师求教……不如这样,为了方便学生回校求教,我决定领地内的官员每八日放假两天,进行休沐,也便于学生返回学校。”

齐策与师偃都竖起大拇指,夸奖的话就一个字:“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蜀山传之三生孽缘

伤心小笺

斗破:我在幕后做大佬

浪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