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小领主 > 第二十四章 能抢的遇上更能抢的

第二十四章 能抢的遇上更能抢的(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智姬脸上露出难舍的神情,勉强说:“如此……你说了算吧。”

智朔在旁边拍手:“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怎么到了姐姐手里的东西,居然还能拿出来,难道我眼花了,耳背了,眼前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

韩无忌笑着,将手中的一串烤肉吃尽,而后嘲讽:“这叫‘恶蛟逞凶,屠龙有技’。”

“屠龙子”是春秋时代传说中的人物,据说这家伙周游列国想学屠龙的技术,等他终于学会了屠龙技术,却发现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龙了。故此,屠龙之技就成了“无用之学”的代名词——古人说的龙,大多是指现在的鳄鱼,也就是扬子鳄。

韩无忌在这里引用这句话,不是嘲讽赵武,这句话类似现代“强中自有强中手”,或者类似“恶人自有恶人磨”。他是在嘲笑智姬生抢硬夺了许多年,现在终于遇上了个对手,不得不吐出赃物来。

智姬立刻瞪大眼睛:“那我们还等什么,我家在卫国也有人,干嘛让孙林父赚钱,弟弟,你快回家,联络朝歌的商人,今后我家也卖布。”

赵武慢慢的说:“一尺绒布换十枚铲钱,这一尺绒布能有多重——它换回的是三百倍重量的金(铜)。而我们给孙林父看的绒布还不是最好的,你瞧,你手上的这块绒布才是最上等的细绒织成,如此大的面积,我保证它能穿过一枚针眼,薄薄一层,却能挡住寒风,比葛布麻布强多了。”

一块汗巾穿过一枚针眼,现代人可能以为这是夸张,但春秋时使用的是青铜针,针眼只比戒指稍小而已,而缝纫的线,使用的是粗纤维葛与麻。

东郭离在旁边拼命点头:“那是那是,次等的绒布能换回十枚铲形钱,这最上等的细绒布,光是主母手中这块汗巾,足以换回十车陶器——没准能换回三十车陶器呢。”

赵城最缺的是粮食,东郭离却不说换粮食,这是因为春秋时代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粮食作为战略物资,是不出售的。春秋时代,国家还有意识的把农民手中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以防备灾年——中国第一个大型国家粮仓,也就是出现在这个时代。

这大概是智姬有生以来第一次没有把战利品搬回家去。

不过智姬并不是一无所获,赵武答应把纺织工厂交给她,这意味着她可以按自己的心愿进行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先由她挑选,而后才销售出去,这种结果也让智姬满意,故此她对韩无忌的嘲笑直接无视,转身与姐妹们商量起衣服的花样。

“青色,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最可爱,我听说赵氏领地里有石青矿,不如我们把布染成青色,这多好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只为君故,沉吟至今”,智姬低声与姐妹商量。

所谓“石青”是指春秋时的一种染料,也称“曾青”,它就是蓝铜矿,呈鲜艳的蓝色。

智姬两眼贼亮,中行姬捂嘴低笑,荀姬凑到赵武身边,低声说:“可要记住哦,等布织好了,不要都卖了,我要做身好衣服给你看……”

赵武把汗巾递还智姬,半是威胁半是哄骗的说:“娇娇,你现在身份不同了,不是智家的那个‘霸街女王’,你现在是赵城的夫人,哪能自己系上围裙去量布贩售呢,这样的小事,让家臣去做吧。你只管坐在家里数钱,怎么样?”

东郭离立刻扯起响亮的嗓子,声嘶力竭的答应:“下臣当尽心竭力,定不会耽误主上的事情。”

智姬犹豫了一下,拧着那块汗巾,恋恋不舍的说:“纺织的事情,他一个大男人哪里懂……”

赵武做和事佬:“我看这么办:织坊由你主管,但你只管织造,销售的事情都交给东郭离,毕竟,这等抛头露面的事情,赵氏夫人出面做,不雅观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