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明月 > 第158章 千里馈粮

第158章 千里馈粮(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老朽差点就因为短见,而错过了一件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的良政,真是惭愧”

……

在说动了蔺相如后,事情就变得好办多了,事不宜迟,他当夜就带着明月,又去了趟平阳君府。

虽然平阳君赵豹对明月绕过他这个上司找别人帮忙心有不悦,但蔺相如是他在朝中最敬重的人,也要给个面子,只能硬着头皮听完详细的账本,在得知改革新车式后居然能省下这么多刍、藳后,他也微微吃惊,但依旧对这其中要冒的风险持谨慎态度。

明月劝道:“蔺卿试着想想,若是此番成功了,往后赵国依此制,全面推行双辕车,那每年便能省下的刍、藳,何止数万石……内史不是一直在为如何开源节流想办法么,改革车式,就是节流的开始啊”

这一席话,说得蔺相如心动了。

赵国跟秦国一样,田税的实物体现为禾(谷物)、刍、藳三种,刍就是干草,藳就是秸秆,按照律法规定,每拥有一百亩地的人家,每年五月要上交三石刍,十月份要上交三石藳,地恶的话可以减免为两石。

秦人对此极为重视,除了明文规定每户要上交的刍、藳外,还严格对牲畜饲料做出了硬性规定,大夫、官大夫爵位以上可以在驿站免费得到牲畜饲料,以下就不行了。各个官府每年都要按时上报他们的公用车马牲畜数量,以领取相应刍、藳,若不及时上报,对不起,明年那些牲畜的饲料,就自己想办法去吧。

秦国之所以将刍、藳的征收发放这等后世以为的“小事”都写入律法,就是因为它们也算战略物质,好钢用到刀刃上,平时要尽量节省,战时让前线的战车战马能吃饱。

赵国的律法虽然也像模像样,但人为执行起来,漏洞就太多了,蔺相如做了内史后,也为此而烦恼,如今听了长安君的描述后,他猛地想道,秦赵在刍、藳上的差距,或可用新车式的推行来弥补……

在秦国,刍一石可以卖十五钱,藳一石可以卖五钱,赵国也差不多是这个价,豆就更贵一些。

总之,算下来,明月提议的改革车式,光这次竟可为蔺相如这个内史省下三四万钱,若以后推而广之,让全国都用双辕车运粮的话,每年节省五十万钱不是梦

五十万钱,这可是一个万户大县一年上交的粮食换算为钱帛总额了……

蔺相如将那帛书上的算法又细细看了几遍,并没有漏洞,长安君将各宗因素都考虑进去了,他合上帛书后,二话不说,起身便对着长安君行了一个大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