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兴宋 > 第394章 敌军过百万

第394章 敌军过百万(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说起敲鼓,时穿别的不会,这玩意最在行。此际环娘才坐下歇了口气,又有人赶来邀请她起舞。这时,徐宁ōu空回答:“不好说,刚才我只看了个尾巴,不好评价。”

时穿站起身来,说:“我来敲鼓。”

重新奏响的音乐是著名的仗鼓乐《黄帝炎》,这是一种两拍节的舞蹈。这种jiā际舞曲子很长,可以一人独舞,也可以群舞。据说《黄帝炎》是炎黄民族最古老的jiā际舞,起源于远古的黄帝时代,其中描述黄帝开创炎黄部族,并将其发展壮大,融合多部族的历史。后来在唐代战中失传。宋初的时候,大将狄青征讨越南,又从越南将这套鼓乐学了回来……当然,这套jiā际舞随后在中原再度失传,反而越南将其保留到了现代。

时穿敲了个过定下了演奏的曲目——这是《黄帝炎》中一段描述两部族相互通婚的音乐。只见场中男nv彼此温文尔雅的相互鞠躬,平时像个小喜鹊总是蹦跳不停的环娘,这时显得像个淑nv,她温文尔雅的蹲下身子行了个福礼,而后柔弱的伸出手去,对面舞蹈的男童伸手虚搭,环娘立刻像出水芙蓉一样盈盈站起来,两人开始弧形绕着对方转圈,男直了身子,做着种种威武不屈的姿态展示身体的健壮,同时用谦逊礼让的手势展示自己的文明,而舞蹈中的则双手舞动着,做欢呼雀跃状……

鼓声不惊不忙的敲着,一轻一重,一快一慢。渺渺的箫音透出欢快的节奏,箜篌则发出阵阵幽思,渲染着男nv之间涌动的深情密意。音乐中徐宁禁不住感慨:“我一个武人,具体地说不好,只觉得这舞蹈表现的温良谦让,发乎情止乎礼,深符圣人教诲。外藩常说我们乃是礼仪之邦,看看这音乐,看看这舞蹈——礼也”

第394章 敌军过百万

第394章 敌军过百万

徐宁不知道,这群孩子的出现其实是现代科技研究的成果——研究英国大航海时代的成功经验所得。

海上航行是枯燥的,军官们大多数时间,基本上都在冲着千篇一律的海水发呆。而这群小童子军的存在,对军官来说,无论是从心里还是生理上,都是一贴良不值勤的时候军官可以教导一下学生,从心理上享受一下家庭、亲情的氛围,免去了无聊、酗酒、颓废导致健康受损,或者因长时间自闭而心理受创患上自闭症。

孩子们在船上享受的待遇很高,这是因为大多数军官自家孩子不能在身边,天长日久的,已把这群孩子看做自己的孩子。而对于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登船后,不仅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还能获得一份丰厚的薪水,今后的工作也有了保障,所以大多数父母也是愿意孩子登船的。

一名昔日盗匪居然也开始谈论礼仪,真是……一曲终了,时穿停下鼓,冲徐宁点头:“有徐兄这句话,就够了。”

徐宁落座后不久,厨师长立刻递过来一个“攒盒”,稍后,不停地有不同厨师端着自己制作的菜肴,过来询问徐宁是否需要,等徐宁的攒盒装满之后,这时舞蹈已经停止,时穿带头鼓起掌来,徐宁也赶紧放下攒盒跟着鼓掌,心里不禁赞叹:“有这群孩子在,等于船上养了一群小戏,日子一点不寂寞啊……早听说海州时大郎生活奢华,最喜享受,如今一看,果然如此啊。”

稍作沉徐宁不禁又想:“难道军官教授的知识里头,也包括吹拉弹唱?”

正思考着,旁边时穿扭头问:“这个舞蹈怎么样?”

场中心,环娘跳的其实改编于欧洲宫廷舞,再稍稍加上一点晋代、宋代的本土风格,从而形成的。这是崔庄nv学所教授的内容之一。最初这种舞蹈只是在nv学里作为集体游戏,用于nv娘们锻炼身材。但日子久了,喜欢一切美好与雅致之物的宋人便学了去。如今每逢节假日,崔庄的打谷场就自发聚集起一大群男nv,带上自家乐器吹拉弹唱的,男nv则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这最终成为崔庄一景。附近的乡农逐渐喜欢在节假日带上适龄男nv,赶来崔庄打谷场参与这项活动。会弹琴唱歌的,也会带上自家乐器来这里一乐,顺便也让自家儿nv在人群里寻找可以婚嫁的对象——崔庄可是远近知名的富裕,里面的男nv都算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与这种人做亲家,不吃亏。

而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们,舞蹈技巧也就不用说了,除此之外,他们好歹得学会摆一乐器,至不济,也要会敲鼓知道节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