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 第一百三十六章(外传) 约法三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外传) 约法三章(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却没想到,一听这话王蕴琳居然点了头。“正是家兄,没想到您老竟然认得他?”

玉爷忍不住感叹真是巧,随后便提起了些当年旧事。“允泰是我侄子玉闳的朋友。想当初,他的‘得合勒’还是玉闳背着我偷着教他的呢。我还记得他的武术比跤术好,好像师父是武当山的徐本善。而且那小子一喝醉了就爱光着膀子盘树上去,酒醒了却又不好意思,非说自己是‘真龙显形’。他如今在哪儿?过得还好吗?”

“其实打从‘七七事变’起,我们就没再见过了。后来解放了也找过,没找到。再后来,直到‘运动’来了,才听说人在房山守祖坟呢,可这情形也没法再找了……”

说到这里,王蕴琳的神色难免有些郁郁。

而玉爷却又不由摇起来头来,还发出了一阵由衷感慨。

这次玉爷是真的震惊了,又极为迫切地询问了一句。因为王蕴琳的话听起来虽然很普通,可其实还包含有一个旗族旧俗。

此俗来自于编旗时代。由皇帝亲率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所属户下包衣(满语,即家人之意)组成内务府三旗,时间是在入关之初。而从此,内务府三旗与普通八旗也就彻底变成了两条轨道上跑的车了。这也正是许多人听说过的“上三旗”和“下五旗”的由来。

这个制度对所有的旗人都相当重要,因为它使得旗族内部也生出来一个特权等级。

从本质上来讲,内务府旗人无论从政治、经济、地位来说,还是组织体系,晋升渠道而言,受到的优待都要远超普通旗人。因此他们只与同属一脉内务府旗人交往,这也正是当年绍英会对玉爷多有照顾的原因。

而为了更好的区分彼此,从报履历上来说,两者所用的词汇便大有不同。像普通旗人自报家门是称“在某某佐领”之下,而内务府旗人则只用“管领”这个专有词。

“没想到,真没想到……其实他人在房山也正常,他一向都是最在乎这个的。怎么说,你们也算是龙种……”

所以说,听王蕴琳这么一说,玉爷也就彻底明白怎么回事了。

要知道,自民国起始至解放以后,京城里的旗族由于分迁各地,所余也不过近万户了。所以说,像玉爷和王蕴琳这两个同属一旗的内务府旗人再能相遇,想来也知道是多么大的巧合了。那么自然难免,玉爷也就更想打听一下王蕴琳的家世。

王蕴琳看出了玉爷的激动,也觉得分外亲切。不过,小心谨慎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她便只是隐晦地作答。

“我的家,过去是住在东城亮果厂胡同的‘半亩园’内,想必您老应该是知道的……”

“亮果厂……半亩园……”玉爷忽地眼睛一亮,像是想起了什么,可又有些怀疑地问,“难道您的哥哥是允泰不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