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商业三国 > 关于民族问题的书评(6月下)

关于民族问题的书评(6月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 如国把汉语改成字母语言,世界上还会遗失书法这门汉文化圈独有的艺术。 子铧

□ [精华]子铧兄所言也有一定道理,我一直在思考反省汉族2000年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如同食品是影响人的生理最大因素,我个人认为文字与语言是影响人思维方式主要因素。从文字本身来看只是人类思维和记录的工具,都能实现相应的功能。一个大的系统要有效和稳定,我想其根本基础一定要简单和有序。象形方案比字母方案,最大问题在于基础过于繁杂,对古时大众学习和使用不利。也因此才使中国出现特有的“知识分子”阶层。 zhaix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为什么没有什么大用?而在西方却对社会带来革命性变动?中文2万个基本字符和西文30-40字个字符相比,活字印刷术基本没有什么成本变化。书法更是中国特色,把工具作成艺术,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和表达力的浪费。 zhaix

□ 从社会整体来看,团体(国或公司)间比拼的是成本和效率。人才的竞争来自于学习和信息传播的成本与效率。学习象形字与字母字间成本与效率相差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讲怕是一个数量级。当年老毛试验过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也是为了这个原因。但拼音实在是不仑不类,最后只能用简体代替繁体,你现在还能说简体还有古汉字的形意吗? zhaix

□ 回zhaix:汉族2000年停滞不前?没这么夸张吧,不要把150年的落后说成是千年的落后。汉字相比于字母语系的优越性我已经说的够清楚的了,中国的汉字是根植于中国文化深入骨髓的,中国文化得以一脉传承,汉字的形成功不可抹。如果把汉文化看作一个人,那汉字就是这个人的骨架,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国文化。如果没有汉字,很难想象中国现在还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于文字系统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历史已经证明,汉字是最稳定和最有时效性的文字系统。当然,相对于西文30至40个字母的文字系统, 子铧

感谢书友在水一方03整理的书评,让更多人了解商业三国成长的历程。在此也感谢各位兄弟,对本书的肯定与批评。

□ 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tasd

□ 使国家经济政治保持活力是最重要的要不就算统一了全世界也会被推翻的 tasd

□ 殖民思想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思想,只有骨子里野蛮的、半开化的民族才会有的思想。 子铧

□ 这个我不是说殖民好我只是去证明其不可行性 tasd

□ 印刷确实要烦琐一些,但并不能证明汉语印刷成本就高,印刷成书的用纸成本也要考虑,不要忘记联合国5种官方文字的文件中最薄的那本一定是用汉语印制的。汉字是二维信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纸面的几何空间,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画,是抽象的、高效的、生动的;而西文字母是一维信息,是密码信息,解读西文就象是在解读密码,是发散的、低效的、枯燥的。试问是从一幅画上得到的信息快,还是从一行密码中得到的信息快?前面说过,密码语言每新生一事物,就要造新词。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4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 子铧

□ 将突破100万大关。而且,人的视角有限,太长的字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与读者的理解能力。我看不出,西文字母相对于汉字有何优越性?对于汉字的字母化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是一种倒退。不要以为钱玄同、鲁迅提出的汉文西化就一定是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0年代至今大陆汉字改革改了四次,也都没能把汉语字母化成功过。但也不能说汉字不能发展,简体字对汉字的部分部首的改革是成功的,虽然有些部分也改掉了汉字的精华,不可不谓遗憾,但汉字的生命力是强劲的。 子铧

□ “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tasd兄说的好。国家强盛了,与世界交流有二种手段,一是如盛唐的开放(请进来),其次似明郑和下西洋(走出去),这才能开阔眼界,展现大国风范。 子铧

□ 此书是架空中最关心汉族强盛之文化传统内核,要打破地理环境给我们先人的宿命,可不可以再接再历,把方字与语言改成字母方案,一改象形文字繁杂落后学习成本高,二是不易印刷和传播,另外汉语(古语)语法时序逻辑不清,不利于科技的发展。语言可选当年世界学术界研究出来和世界语,通过宗教来一点点改变与传播。 zhaix

□ 我不同意zhaix的建议,中国的汉字比其他字母型语言而言有相对的先进性,中国的汉字既有形又能表意,而且是单音节词,是二维语言,在纸面这个二维载上体充分拓展了信息空间,更利于抽象思维。没有“不利于科技的发展”这一说。而西方的字母语系没有形的概念,等同于密码语言,是单维语言,相比于汉语的信息载量要小的多,而且有繁琐的词根、时态、性别问题,表述相同的问题没有汉语简洁精确。汉语学习成本并不高,常人通常掌握3000常用字就能读书、看报基本没有问题,而字母语言不同,要象现代人一样读书、 子铧

□ 看报至少词汇量要4、5万以上,要听懂、看懂专业书籍更需要学习大量的专有名词、新造词。密码语言的一个特点,每出现一样新事物就要造一个生词,而且语言的时效性很差,不稳定,举个例子,现代英国人有多少人能读懂用古英语写的作品?有多少人能读懂莎翁的戏剧?而现代中国人读古人的作品却不用很费力,四大名著谁都可以看懂。对于汉语语法时序逻辑不清的问题更不存在,字母语言(如英语)看似强调时序逻辑,却不能简洁表达。比如汉语表述“房里有人”这个概念,英语却有几种说法,有哪种能简洁表达出的? 子铧

□ 用英语只能表达出“房里有一个人”、“房里有多个人”、“房里有几个人”等等。改革古汉语可以引入现代的标点符号来断句就可以了。汉语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在信息工程领域更有它的优越性和竞争力。 子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