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商业三国 >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五十四节 卷入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五十四节 卷入(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平原郡羽国县,高顺面沉似水,看着袁谭军缓缓退出平原:“号令不齐,队列不整,铠甲、兵器不佳,我军只要一个冲击,就可击溃这支小军。沮军师,主公命令我,留下这支军队,你却连夜自广饶赶来,要我放走他们,此为何意?”

阳光下,沮绶用手遮住眼前的光线,眯起眼睛,远远的观察着撤退的袁军扬起的尘土,道:“主公行事,过于恪守道义,我就担心这点,所以连夜赶来。我必须给我军留下开战的理由,这支军队留在平原,虽然可以削弱袁绍的势力,但我军却失去了跨境追击的理由。

此刻,袁谭军已退出平原,将军只管越过平原郡界,远远尾随这支军队,驱赶他们与麴义会合。他们两军没有会合前,你绝不能发起攻击。我已去信济南,调遣张意德的第二军团来与你会合,归你节制。

另外,乘袁绍大军会集清河,渤海河间空虚,我已命令张郃的碣石兵团,进驻河间渤海,从东北面,与清河郡接触。如此一来,无论公孙瓒与袁绍战斗谁胜谁负,我军皆可夺占冀州两郡,将军若能乘机攻占清河,我军的战略局面将大为变更。”

沮绶放下手,转头,语重心长地叮咛高顺道:“我军留下袁谭所部,兵不过三万,平原郡被他祸害,全郡人口才有五万。我琢磨着留袁谭三万士兵是个留,麴义部下还有十万人,等他们合兵一处,留下这十三万人,我们才可以补偿平原所失。

荀攸与刘备商定完计划之后,急忙赶回了东阿城。

刘备随后派信使与刘表、陶谦、张扬联络,呼吁共同支持重修洛阳。其中刘备坦然相告,自己捐助重修的殿宇,将由自己命名。皇宫的正门由自己私人出资修复,修复后这道大门将被称为德安门;皇宫的主殿,将由齐国郡广饶城百姓赞助,被命名为丰饶殿;青州商人张世平将资助修复洛阳城一条街道,这条街道将命名为平安里;徐州大商人糜竺也将赞助修缮一条洛阳街道,此街被命名为竺兴里(刘备打算,糜竺若是不肯,就以他小妹的嫁妆抵偿这笔费用)。

本着谁出资,谁有权参与监管的原则,欢迎各方监管人员与卢植会合,共同监管,各方出物资,最后获得命名权,光宗耀祖,铭刻千秋万代。曹操出人力,以此获得支援,资助他恢复三郡的生产力,以便就近支援洛阳重建工作。

另外,修缮工程还可以吸收身强力壮的盗匪流寇,让他们放弃抢劫事业,以自己的劳力挣取生活必需品,以此逐渐恢复洛阳治安以及活力。

刘备此信一出,荆州、徐州富商踊跃捐款、捐物,并纷纷派出自己的家丁,参与重建与监管。世家子弟们不愤仅仅商人们获得此光宗耀祖的荣誉,纷纷在家族内摊派募捐,分遣家族优秀子弟赶赴洛阳参与重建。

另外,战火一开,主公将不得不战,留下平原士兵——这么好的借口,岂能轻易浪费?高将军,去追击袁谭吧。我去济南催促张飞赶上来,然后去平阴城,跟主公解说,顺便调第三军团和狼骑。”

管宁见到首批从洛阳抢救回来的典籍,感慨洛阳太学学舍的残破,随发宏愿,重修太学。为了募集资金,从不在意钱财的管宁,特地向刘备要回了存放于他那儿的稿费、书费,然而这些钱远远不够,管宁的想法是新建的太学就如同出云学舍一样,窗户上镶嵌玻璃,成为一个水晶宫殿。

但是,正在摸索浮法玻璃制作方法的琉璃产业,生产大块平板玻璃的产量很低,这样一座水晶宫殿,凭管宁的稿费远远不够。于是,管宁就向刘备——这个名义上的学生开口勒索,要求赞助玻璃,管宁的行为给儒学大家们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此风一开,大儒们纷纷出马,勒索自己的学生,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洛阳呆着监看个人的赞助。其中,卢植也耐不住寂寞,勒索公孙瓒和刘备。

洛阳城干的热火朝天,为了防备董卓袭击,刘备、陶谦等人推举的新车骑将军、前右中郎将,钱唐侯、河南尹朱儁,在刘备、陶谦等人的支持下,进驻距函谷关不远的谷城。为了加强朱儁的战斗力,陶谦拨给了三千丹阳兵,刘备派遣泰山蒙城尉周仓为大将,下令周瑜为参军,带两千士兵、三千民夫,赶赴谷城,用水泥加固谷城城墙。

孙策正在软禁当中,王烈不慌不忙的收集着证言证词,周瑜等人的每天骚扰探视,让王烈不甚其烦。而阵亡童子军家属的哭诉,又让广饶这个城市对周瑜等人敌意重重,刘备此时蛮横地下令征调孙氏家将周瑜上前线。由于,孙策尚在刘备手中,周瑜不敢抗命。于是,随都督府前来传令的官员赶往泰山郡,向徐庶报道。

春末,韩馥自邺城出奔。公孙瓒军队止步于巨鹿,听闻袁绍已夺占冀州,于是,写信给袁绍,要求他遵守承诺,平分冀州。袁绍翻脸无情,派兵伏击了,前来送信的公孙续。与此同时,麴义大军自清河向巨鹿郡边境的界桥移动,袁谭也引兵退出平原郡,向麴义大军靠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