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时明月 >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82章 南下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82章 南下(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左右不满的嘟囔:“太师不是赵离人,我等恐死无葬身之地也。”

确实,没有赵兴地存在,蔡京正在猖獗,六贼大锁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没有他就没有大宋如今的扩张与征服,他身边那些崇尚铁与血的军官们,恐怕被文官阶层迫害的活不下去。

其实,赵兴也就是发一声感慨而已,他有点惋惜周围地人没有亚历山大侍从的情趣,但这就是大宋,一个人文的大宋,一个君子大宋,一个人人都站立的大宋。

转念回味过来,赵兴大笑,高声吟诵着李煜的《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诏书下来索金带。这官诰、看看毁坏。放牙笏、便担屎担,却依旧种菜。”

赵兴讶然。他立住脚询问左右:“此何人也?”

侍从当中,一名负责福建司情报的官员凑上来回答:“此翁乃福建知名的陶铁僧,他培育的花草甚为鲜活,今上大兴花石纲的时候,此翁因进献花木得到今上喜爱,故此得封保义郎,但此官衔只是职官,既没有俸禄。也不进行磨堪,所以此老继续担屎担,种菜养花。每日在街上做歌而行,福州府都知道此老盛名。”

赵兴的评价只有一个字:“雅!”

侍从石文冠不愤地嘟囔:“我等百战沥血,不过得一个朝奉郎的封赏,此老不过挑几担子粪,就成为保义郎,今上何其吝啬。”

一楫春风一叶舟,一纶丝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左右变色,相互警惕的互望。

这首词赵兴以前吟诵过,是他在科举及第后,弃官逃离京城的时候吟唱的,周邦式事后在笔记中记述了这段往事,众人听到这首诗词地再现,加上赵兴刚才谈到的继任者问题,以为赵兴动了归隐之心,他们相互递了个眼色,不顾街头上人来人往,不由自主的屈膝跪倒,相对哭泣:“太师预弃我等?”

此时,茉莉园内,闾丘观引着众人向程阿珠投递了拜帖,朱大可则去寻找胡姬喀丝丽与廖小小的“遗孤”赵天。接到投帖后,程阿珠讶然的看了看名帖上的人名,问身边的陈伊伊:“陈妹妹,你听说过周永、游解这两个名字吗?”

赵兴摇头:“此老担粪养花。居然能做出如此诗歌,说明此老不是凡俗之人,这也说明:创造比任何事都有征服力。创造才是王道,而有知识,才是创造地翅膀。此老能在养花匠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知识地养花匠——知识改变命运,果不其然。”

左右脸色依旧愤愤不平,赵兴再度劝解:“休要小看了养花,邓御夫几株果木改变了西夏战争格局。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此老养花种菜,能称为行中翘楚,必有所长——知识改变命运,当我们面对这个奇人奇事地时候,唯有探究他成功的秘密。学人所长,才是正途。”

老翁陶铁僧的动作很快,赵兴一路尾随,看着陶铁僧沿途分发花木。保义郎陶铁僧地花木自然价格不菲,似乎他担中的花木采用会员制销售,不是熟悉的人压根别想买到他担中的鲜花。陶铁僧一路将店铺预定的花木分发,不一会儿,挑子空了。陶铁僧担着空挑子。站在街心仰天大笑:“又得浮生半日闲。”

赵兴的侍从虽然很不满这个老翁因为会种花得到比他们更高的官位,但此时此刻。面对老翁的洒脱,面对他地自得其乐,军官们不禁低下了高傲的头颅,齐声赞叹:“真雅士也!”

陶铁僧明明看到这群军官,外加一个身着朱紫衣的朝廷一品大员一路尾随,但他却毫不理会,自顾自的吟诵完,转身扬长而去。留下赵兴在身后流口水:“我若不是赵离人,宁愿是陶铁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