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99章 战争胜负的计算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99章 战争胜负的计算(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帅范继续补充:“本次战斗。我们测试了线式战术队形、纵队战术队形、散兵线战术队形。除此之外,我们还试验了瑞士重装步兵方阵,效果都很一般,现在迫切需要搞到‘飞行纵队方阵’,大人曾经说过,或许飞行纵队方阵是应付骑兵的最佳选择,请大人再仔细回忆一下,我们能否推演一下这个方阵的数据。”

“咦”。曹煜惊愕的说不出话来。在他眼中,遥远的西极社会应该是蛮荒一片,他没有想到对方也有文字,还能创造出类似于华夏的各种战斗方法,而且听帅范刚才讲。西极社会出现阵型的时间,远比华夏早。

这是个什么世界,虽然曹煜看《海事新闻报》地时候约略知道世界之大,大的难以想象。然而西洋人有文化,这个发现让曹煜的世界崩溃了,他接着问:“小赵,除了这些方阵外,西洋人还有什么阵型?”

赵兴若有所思的喃喃,其内容似乎在回答曹煜的话,但帅范知道,赵兴实际上在思考。推理:“我们忘了著名的汉尼拔新月阵,还有现在西洋最流行的战斗方式:栅栏式阵形、野猪头式阵形。”

帅范跟着解释:“如今,十字军最喜欢采用的就是栅栏式阵形:一名骑士带领自己地几名侍从、奴仆组成一个长矛手组,骑士们呈横队排列,后面是侍从兵(轻装兵)……

赵兴冲帅范一笑:“看来这两位关注过《海事新闻报》,没错,西洋人也有阵法,帅梅州说天下阵法出自于方阵,是因为天下第一个诞生地个阵型是古埃及方阵,它诞生于比咱们夏朝还早两千年的远古。

除了古埃及方阵外,西洋还有许多阵法,都脱胎于大大小小的方形阵,而我们恰好翻译过几部西洋阵法书。

没错,现在的欧洲是一个连农民都学剑地时代。我们这里的官员聚会是吟诗作乐,那里的官员聚会是比武角斗。这一文一武,说不上谁优谁劣,但从他们喜好的宴会方式看,可见其武事上的繁荣。

此时的西洋,关于武学的书浩如烟海,我在广州倒是组织人手编撰了三部西洋兵法书,其一是西洋阵法图,介绍各式西洋阵法,然后是‘西洋剑术’,介绍西洋训练战斗武士的技巧,再就是西洋类似武经七书地那部‘攻城大全’。

张田走的时候,关于西洋阵法的书刚刚刻录完毕,还没有刊发,他瞥过几眼,后来这三部书是我广南武经学堂必修的三本书,从武经学堂出来的学生必须知道西洋人是怎么打仗的,以免他们遇上后,表现的不知所措。”

而现在拜占庭军队最喜欢采用的的战斗阵形称之为‘铁猪阵形’或‘猪嘴阵形’,也称野猪头式队形。其形为一钝楔子形,骑兵在前、步兵方阵在后、翼侧有骑兵掩护;骑兵分为战斗线、支援线、预备线三线;步兵方阵为16排的纵队,第一排前进时将防盾连锁。后面各排将防盾顶在头上(即效仿罗马人的龟形阵)。

在重步兵后面是弓弩手。他们地箭是从前列防盾之间发射出来的。一旦对方的阵势被骑兵冲乱,重步兵随即以纵队实施突击。进攻的顺序是先投掷枪矛,再用剑斧展开肉搏,弓弩手在最后射击,骑兵与步兵在突击和投射时都有密切地配合。

汉尼拔新月阵跟我们的雁形阵,或者偃月阵很相似,在本次实战中已证明它的防御效果非常好,但我不赞成试验拜占庭野猪头式队形,这种阵型遇到阿拉伯骑兵,毫无还手之力,一个失败的、被淘汰的阵型,不值得我们进行推演。”

稍作停顿,帅范用鼓励的语气,怂恿说:“大人,不如就选飞行纵队方阵,你既然说过,用火枪采用这种空心方阵效果最佳,我们就在这上面下力气,争取把它完善起来——别人能够推演出来,我们也能,请大人……”

帅范插嘴:“我记得西洋阵法——其一为古埃及方阵:按使用武器的种类不同将步兵分为长矛队、短剑队、狼牙棍队、投石队、弓箭兵队等组成一个大方阵,战车在前冲锋;两翼是游骑,没有严格地队形……

其二为亚述方阵:盾牌兵在第一排,弓箭兵在第二排,后面是长矛兵;有时弓箭兵在最后一排,前方地长矛兵便跪下以利其射箭;战车和骑兵均在两翼……

其三为多里斯步兵方阵:又称希腊步兵方阵,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代(公元前8世纪)出现:横列,第一线是贵族重装甲步兵以长矛、短剑攻击;后面数排是其奴仆组成的轻装步兵,以标枪、石块进行辅助投掷攻击。

除此之外还有雅典步兵方阵、马其顿方阵、‘飞行纵队’方阵、斜切战斗队形、罗马方阵、瑞士重装步兵方阵……对了‘飞行纵队’方阵是由亚历山大在高加米拉之战中排出,看着象是一个空心地大方阵,但其在正面、两翼都可以构成正面,防备来自各方的冲击……大人可以搞到‘飞行纵队’方阵的配置吗?”

一名一赐乐业参谋出列。叙述书里面的数据:“飞行纵队方阵配置如下,……;我认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瑞士重装步兵方阵——每个方阵大致为2500人,50排乘50列,或35排乘70列,通常用3个方阵呈品字形排列,方阵士兵严格保持阵形;遇到翼侧攻击时停下,士兵们将长矛平放指向不同地方向,故此具备了全方位的防御能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