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时明月 >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12章 争抢冷猪肉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12章 争抢冷猪肉(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自密州石发现以来,密州团练牢牢的把持着石材的制作,做好的成品大都作为贡物上交给皇宫。仅从王子韶那里流传出来的几方砚台看,其构思可算是奇思妙想,雕工简直是鬼斧神工。每一方那都是艺术品,里面透着浓厚的文化味,现如今,身为密州人家里没有一方密州砚,彼此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这位学谕早想跟赵兴凑凑近乎,也弄几方砚台回家赏鉴,以显示自己“密州文化第一”的资格,但赵兴几乎整日不在家,让他无从下手……终于,今日能了结心愿,想起来他可是俩把泪呀。

至于他右手被塞入的那个八棱柱体,也不简单。传说它是赵兴特地替苏东坡制作的。苏轼这厮喜欢漫步乡间,在黄州时,经常寄情于山水,为了方便老师在野外写诗画画,赵兴便召集能工巧匠制作了这个野外写生笔,命名为“八卦笔”。

八卦笔很八卦,这个八棱柱体,裂开八棱盒,每一个柱面都是一个小匣,匣内挂着长长短短的八支笔。八瓣合起来,则成为通体没有缝隙的八棱木柱。

这种八卦笔选用高档的越南红木、或者非洲黑檀制作的,比较罕见的则用绿檀木。据说这种木头坚逾钢铁,危急时刻可以当武器抵挡刀剑砍击。因为它制作的精巧,现在成为北宋高层次文人赏玩的必需品。目前成为文人身份的象征。没有这玩意,说明你的诗歌不行,无人赏识。

赵兴回头望着广场上的人头,低声问:“这有多少人,天哪,黑压压一片。密州学子有多少?”

邓御夫低声回答:“按今年学宫典籍,大致有八万人……这孔庙门外还都是些没进学的村秀才,贡士才能入庙,待在第一进院落,他们大约有六千余人;进士在二进,大约有一千余人。有官身的在大殿,不过五百余人。”

天哪,八万人。密州一个地方就有八万名大学生。难怪后来不允许祭孔了,这可是八万人的“群体**件”……然而,奇怪的是,在宋代,这么多人聚集,现场竟然没有一名衙役。

赵兴闷头跟着邓御夫一路往庙里走……嗯嗯,原本邓御夫也没资格进入大殿,但托赵兴的福,他现在也是“官人”了,所以便“登堂入室”。最近这厮也发了,身上披着件珍贵的白虎皮,脚下穿的靴子也升级换代,换上纯正的鹿皮,用一种黑色染料染的锃光发亮。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句话:我很有钱。

此际,天上飘着鹅毛大雪。这是今年的第一场大雪,大雪里,人的视线变的只有十数米。大殿里因此有点昏暗。密州学谕正板着脸坐在首席,阴阴的看着赵兴进来。王子韶与索问道陪着笑脸坐在其下首,一见赵兴进来,连忙热情的招呼。

学谕只听说过少数几个诗名卓著的大文人拥有这个东西,所以,当学谕得到密石砚并不觉得喜出望外,但摸索袖中发现获得一套八卦笔,喜出望外。想到此后也可以拿着这套笔向人炫耀,他的脸上如沐春风,紧着说:“既然人都来齐了,那我们就开始吧。离人贤弟,站我身边来,我们一同拜祭。”

论理,站在学谕身边的应该是王子韶,可王子韶早知道赵兴的手段,他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这厮定是又抡起了糖衣炮弹,打倒了学谕……罢了,原谅这厮,嗯,只是不知这厮又拿什么东西诱动学谕。回头得问问,不能便宜了这小子。

索问道也有类似想法,他警惕的盯着学谕,只见学谕大人借赵兴的身材掩饰,一个转身,袖子在腰边一拂,两只手露出了袖外,接过了别人递上的食盒。

学谕的品级比赵兴还低,但今天,他是场中老大,连知州都要听他的摆布。赵兴来晚了,那两人热情打招呼就是不想让学谕在孔圣人大殿训斥赵兴。

赵兴啥人,那学谕板着脸才说了一句“赵离人,你今日……”,赵兴已经窜到对方跟前,热情的握住对方的双手连连摇晃,嘴里还喊:“学谕大人,辛苦了,我代表密州学子、代表密州庶民,代表密州团练,感谢学谕大人一年辛苦,教书育人……”

其实,他说的那些都是废话,手中的东西才是现实,在赵兴握上学谕的手时,学谕感觉手中一凉,左手、右手均给被塞进了一件东西。

左手的东西冰凉,学谕腾出食指,食指一摸,知道那是一方光润圆滑的密石砚;右手的东西则成八棱柱形,木质坚硬。

这比十个代表更有用——学谕立马脸上化了冻,他满意的点点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