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392章 十八世纪的技术

第392章 十八世纪的技术(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火炮是改良的重点。工匠们依照朱琳渼留下的安装流程,先让水兵们将火炮从炮位挪开,而后在炮窗下方固定了两根铁质轨道,炮窗上方则安装了一组滑轮。

做完这些,他们又搬来新的炮架置于轨道上,炮架的轮子有凸出的边缘,正契在轨道上。

此外炮架前端还有两根绳索,通过滑轮连在炮窗上方。绳子末端则各绑了一个八九十斤重的铅锤。

这幅新的炮架能够保证火炮在射击时始终沿直线进退。当开炮的后坐力将大炮推到船舱之中,炮手们可以沿着铁轨很轻松地将其移回原位。

朱琳渼当下略做思索,吩咐郑成功道:“那两条三百吨的战船便改叫‘抚州号’和‘建昌号’。”这是他率龙卫军最先从清军手中夺回的州府,颇有纪念意义。

“往后同样大小的战船皆以州府冠名。而更大些的战船则以诸省之名称呼。

“至于那些哨船和纵火船,便用历朝历代忠良的名字冠名。”他指向最近的两只哨船,“比如这两条船就叫‘长平侯卫青号’和‘冠军侯霍去病号’好了。”

“是。”郑成功点头记下,“属下回头便依大人吩咐重新整理所有战船的名称。”

待做完了水师的一应部署,便有快马将厚厚一摞奏疏、军报自天兴府送来,显然近来形势颇紧。

朱琳渼也不敢多在马尾逗留,当日便又赶回王府,只在临行前写了封信,令人快船送去澳门交给海关司主事。

待他离去之后,郑成功便让手下将那两条三百吨的战船驶回马尾港,并另派人联络了永北里船厂。

因为之前要同佛郎机水兵一同操练,为保密起见,船上还有些重要的部件并未安装,均是朱琳渼所带来的十八世纪的技术。

如今马上便要北上作战,这些收尾工作须得赶紧完成才行。

晚膳刚过,永北里船厂的工匠们已随同七辆马车的零部件抵达港口,立刻便登船开始干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