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中华再起 > 162 鞭辟入里

162 鞭辟入里(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陈承熔也是苦出身,不过年纪比秦日纲小了几岁,这些年来又一直呆在南京处理军务与内政事物,不要说出去征战,就是南京城也没有出过一次,等闲都在自己府中,除了每天去东王府上外再无别事,所以一张脸倒是养地白润如玉,举手投足间,也有点儿身居高位者的形象气质,与秦日纲那种庄稼汉的模样绝然不同。

与秦日纲抱拳见礼过后,陈承熔显然也是意外对方出现在此地,当即不觉问道:“燕王不在镇江,怎么突然回天京了?回京也没有先打个招呼,这于理不合吧。前方突然有警,又当如何?”

倒也不怪此人责问,东王府负责提调太平军一切军事行动,秦日纲这个前敌的统帅却也是受东王府的节制管辖,而陈承熔地位只在东王之下,提调兵马地事自然也少不了要经他的手来做,秦日纲此时回南京来,陈承熔一见而责怪,确实也有他的道理。

“呵呵,兴国侯多虑了。”秦日纲断然否定了对方关于前方敌情的指责,他笑着解释道:“最近多雨啊,长江涨水,这时候是不大可能有什么战事的。”

这一说倒也是事实,这会子南京与整个江南都进入了梅雨季节,在这个时候太平天国最大的敌人当然就是长江之北的淮军集团,而梅雨季节长江涨水,在蒙蒙细雨中长江一望无际,烟雨朦胧之下巨浪激流不断,在这个时候渡江做战并不是明智之举。

“这不是兴国侯吗?”

刚刚还在趾高气扬的盘问着吴穆与聂士成两人的那个军官已经是额头冒汗,天气是有点闷热,不过在春天的时候额头的汗珠涌泉一般的往下滴落,把这样的情形全部归结到天气的异常上去,未免有点太缺乏说服力了。全//本//小//说//网

聂士成只是看的好笑,顺便儿还往着自己的骡子边上又凑了一凑,这里的热闹一出接着一出,不过他没有打算再把自己与吴穆置于危险之中了,如果情形再有不对,这里反正离城门近,准备好的情况下,他有信心打倒一队太平军后,与吴穆一起夺门而出。

吴穆这会子却顾不得自己与聂士成两人的安危了。适才有人一声惊呼,他已经知道适才那一队迎着城门处而去的人马正是天国的兴国侯,太平天国的第七号人物!

天国早期诸王中,萧朝贵与冯云山早就战死了,只余天王与东王、北王、翼王,这四人,算是天国核心的人物,天王不弄权只弄女人,大权早就旁落,东王军政大权在握,而翼王手中军事实力不俗,就是东王等闲也奈何不得。至于北王,虽然军中实力不如石达开,人望也远远不及,不过此人善阴私小意,奉迎拍马,又是开国诸王,在天王那里也说得话,所以东王虽然跋扈,也容了此人留在天国上层,并不动他。而在这几人之下,便是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和兴国侯陈承熔了。这三人中,秦日纲算是天王的直接部曲,天王对他也是百般栽培,只可惜秦日纲擅治军而不能治民,也不擅理财。更加没有政治手腕,所以不论如何,也只是一军主帅,而不能成一方诸侯。至于胡以晃,则是石达开的心腹,跟随着石达开攻打安庆、庐州后又率部西征南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在秦日纲后。他也得以封王。这两人,都是太平军中的实力派,手下各自有几万部曲,天国征战,多倚仗这两人而行。而兴国候陈承熔则是东王杨秀清的心腹。历任点检指挥,然后天官丞相,执掌天国大权。此人工于心计,善机谋变化,杨秀清自视甚高,有很多事也不得不倚仗此人的意见而行,所以在天京城内。天王表面最大。东王实际最大,而真正手握实权掌握天京的。反而是这位被封为兴国侯地陈某人!

见陈承熔勉强点头,秦日纲又笑道:“至于本王回天京来,却是天王他老人家手谕召回,令我回京相见,至于何事本王也不晓得,若是兴国侯想知道,随我一起同去天王府如何?”

燕王毕竟是天王在军中地心腹,天王这几年来已经不过问外事,或者说都是在深宫中发号施令,等闲将士根本就见不到他,就算是石达开一年也见不着天王几回。倒是这燕王秦日纲,在南京城里时就常被召见,在外地领军时也常被洪秀全召回城来见面,如此这般,有时候杨秀清与陈承熔私下议论时,倒也佩服洪秀全这个酸丁秀才,虽然做起天王不象那么回事,不过在党援秦日纲这件事上,做地倒是像模像样,结住了这一路援兵,在东王与天王的权势斗争上,天王也算是多了一颗有用地棋子。

城门口那里刚进来一队百来人的骑兵,硕大的“秦”字旗还刚刚展开在众人眼前,而这位向来与燕王秦日纲不对盘的兴国侯爵居然又路过此地,这其中的猫腻可就大了去了。

吴穆人缩在墙角,咪着眼打量着两队人马先是迟疑,然后慢慢靠近,表面是一副看西洋景的老百姓模样。心里却是翻江倒海般的思忖开来。

“见过燕王。”

“见过兴国侯。”

两个当事人当然不会明白正有人打量琢磨着他们。秦日纲四十来岁年纪。布满皱纹的黑红脸庞上满是疲惫之色,他原本在镇江驻防。现下却是风尘仆仆在这南京城门附近,看到陈承熔之后显然是一征,然后也只得抱一抱拳,率先向着对方打起了招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