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 第111章 就食朝鲜

第111章 就食朝鲜(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为首文官袁崇焕没有出言提醒,其余文官也就揭过这档子事。

“本抚台还有一计。李大帅可带降兵入山清剿抚顺关内的鞑子兵,既能打击阿济格等鞑子,又能消耗降兵,减轻兵饷支出。”

辽东巡抚还是不想掏降兵的饷银。

李昊被他气笑了,“你怎么不说让我带兵一路追着阿济格往宽甸等地跑,然后驱赶鞑子兵去朝鲜,我后脚到,顺手再抢朝鲜的粮回来。”

进出赫图阿拉就那几条路,明军若大举从抚顺打进去,阿济格等人要么往北跑,要么南下到宽甸,跨过鸭绿江出海口,去朝鲜讨生活。

说到这几点,又坐回去的李昊问道:“老赵为国捐躯,朝廷给的封赏是什么?还有朱梅呢?”

即使大明官府运转再慢,这个时间也该放出点风声来了。

见总兵官语气大大缓和,文官们也敢小心翼翼提起这个话题。

董老头赔笑着解释道:“兵部议了个海州伯给赵大帅,但圣上最近不召见臣工,封爵之事无人主持。朱梅镇帅的身后事倒挺顺利,追封左都督、总兵官,荫一子为广宁卫指挥佥事,世职。司礼监挪了五十两的内帑银,又凑了两匹上好绸缎子给朱镇帅妻子,兵部出了三十两棺材钱。”

在大明朝当了几个月的差后,李昊知道了皇帝赏赐的内帑银五十两封顶这回事,给朱梅的抚恤不算差了。

袁崇焕等人眼睛都亮了起来,巡抚大人赞扬道:“就食朝鲜也不失为降兵出路,就这么办。只要能熬过今年,到明年秋天辽地二十五卫屯户能交上来上百万石的子粒粮,养活三万战兵不成问题。”

虽然他脸皮厚,可这的确是条出路。

“你们让王之臣连上奏疏催一催,老赵一把年纪和我打海州城,又出死力攻鞑子大营,朝廷迟迟不给封赏也不像回事。

对了,后来交上去的四千多颗首级的赏银也得尽快拨过来,这又是十万多两银子,卖粮分给辽民吃,还能多顶几个月。”

总兵官说这话纯粹是出于好心,总不能放着投奔到他辖区的百姓饿死。

其余文官脸色却有点奥妙。

这算私自收买民心,历来都是边将大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