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远去的风筝 > 第二百四十二章,支援藤县。

第二百四十二章,支援藤县。(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王鹏举心里有事,知道日军明日就可能迂回南下,也不回答王铭章的话,三下五除二扒拉完饭,这才让王铭章把参谋卫兵打发走,开始向王铭章介绍自己和朱良清的身份。

王铭章一听王鹏举当了六十七军的兵,还是威震四方的六十七军作战参谋,就吃惊的不得了。再一看那一个年轻人更不得了,竟然是韩勇的参谋处副处长。

好在此时六十七军与国军配合默契,加上日军大军压境,战事艰难,韩勇的六十七军又连战连捷威名赫赫,一听是韩勇的参谋处副处长到了,王铭章也不客套,忙把敌我态势做了介绍。

朱良清一听,这川军的布置和师长分析的一模一样,还真是在界河一线和沙河一线布置了两道防线,主力集中在界河一线。这种部署要放在六十七军,是不可想像的。因为如果敌军突破界河防线,北沙河防线随之就会垮掉,万一真向师长判断的那样,日军主力从东面迂回,直取滕县和临城,这滕县、临城岂不是空城,日军唾手可得。到时候,恐怕界河一线的守军会自动放弃阵地,成为日军骑兵和坦克任意追杀的猎物。

朱良清略微思考一下,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四十五军全部压在界河一线,四十一军一二四师三七二旅现在驻防滕县县城,三七0旅远在深井,担负掩护四十五军阵地左侧北的任务,一二二师两个旅兵力,一个在北沙河布防,一个远在百里外的平邑,说白了二十二集团军在滕县唯一的机动部队就是驻滕县的三七二旅,一旦任何一个方向发生危险,三七二旅必然被抽取增援,到时候滕县就空了。何况这些部队说是旅,实际上都只有一个团,兵力有限,还三面防守,除了界河主阵地,东西两侧全部是兵力薄弱,一捅就破。

孙震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第一期,这年46岁,算是戎马半生了。此人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孙元良的叔父,孙元良是台湾著名电影演员秦汉的父亲。可以说,看见秦汉的银幕形象,就知道孙震的长相了。

眼前的局势让孙震忧心忡忡,川军的战斗力他很清楚,日军进攻势头他也看到了,不过,他有点想不通,日军攻势虽然凶猛,但主要是火力攻击,投入攻击的步兵规模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四十五军依托阵地还能坚守。如果日军一旦集中兵力大规模突击,阵地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心里知道想把日军阻挡在界河以北非常困难,孙震也不抱侥幸,在作战会议上领着将领们齐声背诵刘湘遗言:“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背诵完毕,孙震下令各师成立督战队,对私自放弃阵地、逃离战场的将士格杀勿论。

到下午,日军加大了攻击力度,开始以大队规模展开攻击。惨烈的一幕出现了,手持川造步枪的川军战士在阵地上与扑上来的日军生死相搏,在他们的身后,是督战队黑洞洞的枪口,每一个战士都只能战死在阵地上。

死战不退的川军,硬是用血肉之躯把鬼子挡住了,打了一天,日军只攻占了看埠、白山、黄山等前沿阵地,界河一线主阵地依然在我军手中。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晚上,在滕县的四十一军前敌指挥、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见到了自己的族侄王鹏。

在聊城的时候,王鹏向李钦文请假,想请假去探望族叔王铭章。李钦文一听大喜,正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马上叫来参谋处副处长朱良清带着武器还有弹药去支持王明章。这个也是韩勇的要求,李钦文拿起笔在纸上画了徐州地形图,然后就把自己关于徐州战场未来发展大势向朱、王二人做了详细解释,然后告诉朱良清,王鹏举的族叔王铭章现正正在台儿庄、韩庄附近。一旦日军南下攻击,王铭章部必然北调滕县支援四十五军作战,固守滕县县城。如果不采取措施,滕县必然是个人毁城亡的结局。为抗战牺牲本来就是军人的最高荣誉,没有什么。关键是牺牲了也未必能挡住鬼子。滕县保卫战的关键不在于死守县城,而在于积极主动袭扰敌军,以一部兵力牵制正面进攻之敌,集中优势兵力伏击敌企图迂回突袭滕县和临城的日军。还要组织小部队不停地夜袭日军,迟滞敌人、疲劳敌人,使其不能快速南下。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就应该加大防御纵深,多布置防御线,层层抗击,化解日军攻击锐势。特别要注意的是,一旦敌人迂回包围滕县或临城,正面界河一线部队一定要有骨干将领掌握,不能让部队溃散,要迅速转移后撤,支援其它方向作战。

李钦文这一讲,朱良清早就心领神会。李钦文交待二人赶往滕县,去见王铭章,由朱良清协助川军制定作战计划,但绝对不能暴露我军位置和作战意向。

二人离开部队后,绕道鲁西南,总算是在大战开始的第一天晚上,赶到了滕县。朱良清带着五十部轻机枪和十部这就去来到藤县。

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现在亲眼见到了自己十分疼爱的侄儿,王铭章的喜悦无法言表,马上安排二人吃饭,边吃边拉家常,询问王鹏举这几年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放着成都那么好的生意不做到处乱跑?这么大了怎么还是个瓜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