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赵瑾裴西岭 > 第23章 句句不提他,句句都是他

第23章 句句不提他,句句都是他(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锋芒毕露人人追捧自然是好,在旁人眼中,当今青眼相看,前程坦荡,可细算之下,却弊大于利。”

裴承允淡声解释:“才露人前,焉知几位皇子不会见才心喜而招揽?犹豫不决只会得罪所有人,而若选定明主,其余几位莫不会暗恨打压?同窗若有嫉恨,是否会不计手段陷害针对?父亲的政敌又是否愿意他后继有人,平阳侯府更上一层?前路阻碍重重,可得到的那点虚名与利益甚至不能相抵,或许有天纵奇才能周旋其中满胜而归,但儿子不敢赌,更不觉得如今的阅历年纪能够处理妥帖、应对得当,在最该练兵秣马加重筹码的年纪,本就不该本末倒置,沉浸在一场看似风光无限实则竹篮打水的美梦中。

一个尚未入仕,能力不显的所谓满腹才华的大才子,固然能得当今青眼,可儿子相信,当今更需要、也更看重一个材优干济,能做出实绩的得力臣下。”

一番话听完,赵瑾嘴角一抽,抬头望天。

她心里多少有了数,二儿子脑子不笨,只是心思不在读书上,若肯下苦功夫,还是能做出成绩的,三儿子倒是很聪明,虽不比叉烧儿子的过目不忘之能,但胜在悟性极佳,脑子也更活。

就是……这孩子的成绩好像有点不对等他那聪明的脑袋。

上书房每月都有考核,裴承允的成绩不能说差,但绝对好不到哪去,与优秀更是毫不沾边。

赵瑾费解之下,就找出了他的功课文章来看,还重点关注了一下他的读书进度,这才发现相比科举应试科目的八股文,他更侧重看史书策论、名人传,还有农政要论这些,每日除了必要的功课之外,时间大多都用在了这些上面。

如果说叉烧儿子读书偏向钻研学问,那三儿子就是偏向研究前人经验和实践,而他做的文章……嗯,家里书房摆着的是一份,太傅那里就是另一份了。

后者比之前者,明显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故意藏拙?

赵瑾有些惊讶。

对此,裴承允倒是说的很明白:“上书房虽只是更高一等的学堂,却各方势力混杂,还有几位皇子明争暗斗,在这样的地方出头并非明智之举,倒不如韬光养晦,明哲保身。”

赵瑾反问他:“上书房位居天子之侧,若得当今青眼,不是少走许多弯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