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一代权臣 > 096 明州华茂楼

096 明州华茂楼(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女子点点头,脸上没有露出一点柔弱神情:“那好。我看此处甚是繁华,想必酒店客栈也是不少的,我等先选一处清净些的客栈住下,再去办事好了。”

说话之人可不是什么寻常女子,她姓温小字灵娇,乃是江湖之上鼎鼎有名的天尊教的圣女,她的兄长便是天尊教堂堂教主,只言片语之间便能搅得天下大乱。

而同她说话的这个年轻人名叫秋仪之,身份也绝不寻常,乃是当今皇上自小认下的螟蛉之子,在讨逆之役中立下不世之功,却为辟祸而甘愿来江南当一个小官。然而其人却如丢在死水中的一块石头,刚一赴任便搅动江南官场,以至于江南道官场风声鹤唳,一时之间半数官员落马。

秋仪之此行是自作主张,以游山玩水之名,实际则是顺藤摸瓜私自来到明州查办伪天尊教一案。

因此他假扮富户客商,将本职的山阴县中事务交给下人搭理,自己则带了温灵娇及其他几个随行人员,越过甬江之上的这座永丰桥,真正来到明州府辖内。

大汉为防子民里通外国,自太祖朝起便实施海禁,只开放广州、泉州、明州南方三个口岸通商。其中尤以明州位置最北,又属江南首富之区管辖,因此明州港口规模虽不及广州、泉州来得大,然而论繁华富丽却丝毫不在以下。

又因明州本是一座撮尔渔村,因港口通商方逐渐营造起来,州府四周没有城墙保护,却在港口外设立围堰,将大海同内陆阻隔起来,海上来客必须通过设立在围堰上的关卡,才能进入明州,更不得私自深入大汉疆土。同时大汉子民也不能随意出海谋生。

然而大汉出产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在海外均为富商贵族趋之若鹜的珍品,海外客商从大汉进货之后,只要历经千难万险、跨越五洋七海,安然到达祖国,仅一转手之下,便是十倍、二十倍的暴利。

因此尽管有重重限制,大汉关税又极高昂,海外客商依旧是趋之若鹜,不仅明州城中日本、朝鲜、暹罗,乃至波斯、阿拉伯、欧罗巴的客商络绎不绝,港外各国来的商船也都是壅塞不堪,好似渔民刚从海里捕获的沙丁鱼一般,将整个明州港堵得滴水不漏。

其时正是九月中旬,蔓延许久的三伏酷暑将尽,气候虽还有些炎热,却也是秋高气爽,令人舒爽不已。

明州果然是异常繁华,然而这繁华景象同京城洛阳、江南首府金陵、幽燕首府广阳又不尽相同——

却见城外一票人马自西面迤逦而来,打头一人年纪约在二十三四岁模样,长得虽不高大,却是眉清目秀。他衣着并不显得十分华丽,却也是十分干净齐整,特别是胯下一匹青色骏马英姿勃发,显是名贵马种,让内行之人一看便知此马主人乃是非富即贵。

此人身后则又跟着两匹骏马,马上所乘的却是两位女子。这两位女子一个年纪同此人相仿,面目清秀异常,仿佛天仙下凡;另一人年纪不大,只在十五六岁,身着一身劲装,也是英姿飒爽。这两位女子后头则跟着一名骑着毛驴的姑娘,一身丫头打扮。又有一个师爷模样的读书人,也骑着一头健驴,随侍在左右。

其后则有八个精壮家丁,骑马的骑马,赶车的赶车,亦步亦趋跟在主人身后,沿宽阔官道便往明州城而来。

这一行人浩浩荡荡,若在其他地方,定然极为引人夺目;然而明州乃是繁华已极的所在,这样的人马一天不知要走过多少队。因此官道两旁行人见了,也不过是多看了一眼两眼,也就低头忙自己的活计去了。

走了一阵,领头的年轻人手搭凉棚,遥遥望见远处一座虹桥飞驾两岸,桥上人群川流不息,便稍稍放慢马速,待身后女子近前,举起马鞭向前一指道:“想必前面那座高桥,便是‘永丰桥’了,通过此桥,越过甬江,便到了明州境内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