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情与爱 > 11参观故地引出的联想

11参观故地引出的联想(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黄梅兴:(1896—1937),字敬中,本县东山镇坳上村人。1931年辞去小学教员职业赴广州,在宪兵学校读书一年后投奔粤军第一师。曾任广东宪兵司令部第一队司务长,广东讨贼军第一师第三团上士。1924年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后任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营副连长,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二师六团副营长。1937年8月14日在对敌奋战中不幸牺牲,成为淞沪战役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国民政府追赠黄梅兴为陆军中将。*在延安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和追悼抗日阵亡将士的大会上,称赞黄梅兴等是“全国人民的崇高伟大的模范”。

姚子青:(1908—1937),字若振,号中琪,本县中心镇镇墩子背村人。1926年10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1927年7月升入第二总队步三队军官生。1929年2月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任上尉连长,1934年任该师少校团副,1935年改任营长,参与北伐诸战役,屡立战功。1937年升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五八三团第三营中校营长,驻防汉口。宝山保卫战中姚子青带领全营官兵,誓与死守。*在延安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和追悼抗日阵亡将士的大会上,称赞姚子青等是“全国人民的崇高伟大的模范”。

姚中英:字若珠,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建立战功。后进入陆军大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时任陆军第156师团长职务的姚中英参加淞沪会战,屡立战功,擢升陆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淞沪会战失利后,退守南京,11月初,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12月12日与日军激战于南京太平门,在激战中姚中英率部杀敌,壮烈殉国,时年41岁。

俩人看完碑文,来到图书馆参观了一番。后来,张志光说:“阿张,我们到烈士亭银行宿舍走走?”

张元正说:“好!反正我也没有去过。”

<strong>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 m. 阅读最新内容。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 m. 阅读最新内容。</strong>

张元正在银行食堂吃过晚饭后,行警张志光邀请他说:“我俩今晚出去散散步,我带你到烈士亭走一走?”

张元正回应说:“好吧,就随你。”

俩人闲聊着出了银行大门,在城中路往西走去。到了烈士亭岔口,俩人有说有笑地走上了过道。

却说镇平县烈士亭是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建国前历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抗日战争中为祖国的解放、民族独立而牺牲的先烈们,于1954年秋在当初国民党反动政府枪杀志士仁人的乱葬岗上辟地20000平方米而建立起来的纪念公园。整个建筑群设纪念亭、纪念碑各一座,后来,县文化局又在公园的东边筹建了2000平米的图书馆。公园正门前面的左边,县房管所建起一个公房小区,住有十来户人家。而公园正门右边,紧靠公园西面则有由人民银行沿围墙外延圈地3000平方米所建的银行宿舍,成为县城两个银行宿舍的其中一个,住着15户银行干部家属。人秘股长吴金欢就住在宿舍的第一套平房里,此外,像早年来到银行的何清、严又新、黄岗、陈仁桓等家庭也在这里长住。

烈士亭大门右边再往前走至与左边房管所的公房小区门口正对面的那片小门,是商业局的家属宿舍小区。别看这个小区的门牌不怎么大器,里面却住着二十几户人家,可以说是能挤多少就挤多少——充分发挥物业潜能。

一会儿,他们来到烈士纪念碑旁边。

两人看那十米竖碑,写着猷劲有力的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在纪念碑的六角基座的立面上,分别镶嵌着刻有著名烈士的功绩的碑文。其中,有三块是分别纪念抗战英雄黄梅兴、姚子青、姚中英的。

张元正逐次看那几块碑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