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140章 长安的贵人们很有钱啦

第140章 长安的贵人们很有钱啦(第1 / 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葡萄酒了。然而本地寺庙,对酒水的需求量极大,本地产出的葡萄酒,很多都是被寺庙的僧侣所消耗,根本没有多少作为贸易品来换钱。

本地的畜牧产品,数量虽然不少,竞争力却不强,也就骆驼身上的肉还有点特色,而骆驼更多的是作为沙漠里的载具存在,并不是专门养着吃肉的。

说穿了,那些牛羊骆驼在河西走廊都挺多的,价格异常低廉。到长安两千多里路的距离,使得本地的物产,也只能在本地消化。

以农耕的角度看,敦煌这地方完全不值一提!

不过若是以商贸的角度看,得到的结论便完全不一样了。

第140章长安的贵人们很有钱啦

虽然方重勇在敦煌本地造势,里里外外都是吐蕃人要来的消息。但可惜或者说幸运的是,一直到春耕结束,吐蕃人都没来!

方衙内的节操碎了一地,在敦煌本地已经快成为笑料一般的存在了。城内流言四起,从胆小如鼠到劳民伤财,说他什么坏话的都有。

方重勇明白,这是本地大户对他不满,正在酝酿之中。

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无论是谁,只要他的钱是打了水漂,都会很不爽的。以张氏为首的本地大户,他们给府衙粮食,那是用来当军粮对付吐蕃人的,而不是给方重勇填窟窿的。

西域的各种商品都汇聚于此,可谓是要什么都有。虽然敦煌本地的市税和关税都很低,但货物流通的体量却极大,累积下来,关税市税便占据了府衙收入的大头。

在敦煌,想发展就不能完全依靠本地的力量,必须借助外力才行。

换句话说,本地的宜居区都是沙漠地形之中的绿洲,能提供的资源总量是非常有限的。

多养牛羊,就要牺牲田地里的秸秆作为饲料;而失去了秸秆作为燃料,那么本地人就要多多砍伐本就珍贵的白刺与柽柳等灌木;失去植被,绿洲就会萎缩,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每一种产出,都需要牺牲本地本就不多的资源,无论是水源、植被又或者是人力都一样。

现在吐蕃人一直没来,皮球便踢到了方重勇这里,他必须要有所行动,安抚住本地大户才行。要不然那些人联合起来,背地里搞一些小阴谋,定然会让方重勇吃不了兜着走。

药泉旁边的某个寺庙禅房内,刚刚回来没多久的方重勇,正在桌案前审查之前书写的条令草案。

最近一段时间,他都泡在小城的府衙里面,翻阅府库里的各类账册,同时在沙州各地考察民情,心里已经有数了。

沙州本地特产,在他前世或许有很多拿得出手的东西,但现在确实搞不出什么花样来。

比如说因为日照时间长,所以这里的瓜果甜分很足,独具特色,尤其是葡萄。可是这些东西没法换钱,不可能转化为财政收入,更不可能运到长安去销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