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165章 命常风为钦差副使,随刘大夏治

第165章 命常风为钦差副使,随刘大夏治(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谁敢说一定能考进前三百?

皇帝宠臣和北直隶学政公子的名落孙山,恰恰说明本科会试在李东阳的主持下格外公平。

李东阳走了过来,看到了常风和王守仁。

常风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李东阳自然认识。

李东阳跟王华在翰林院当过同僚,也识得他家公子王守仁。

其实,杏榜提名,远比金榜题名重要的多。

会试中榜者,会被“拔贡”,成为贡士参加殿试。

而殿试是不淘汰人的。所有贡士都能成为进士。只是名次有高低。

也就是说,读书人只要杏榜题名,便铁定能从举人晋身进士。最低得授七品。

在放杏榜之前,礼部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仪式。

李东阳宽慰二人:“会试落榜对于读书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你们不必难过。”

常风爽朗的说:“我这个锦衣卫屠夫参加会试,只是凑个热闹罢了。不中便不中。”

杏榜终于揭晓。本科会试,共拔贡二百九十八人。

常风从榜头一直看到了榜尾,整整看了三遍。哪里有他的名字?

王守仁亦出人意料的名落孙山!

说是出人意料,又并不出人意料。会试是整个大明最顶尖的读书人之间的比拼。

打个比方,后世把全国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县(县级市)的两千六百多个县高考文、理状元集中起来,考一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