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凤穿残汉 > 第一百十三节 引蛇出洞

第一百十三节 引蛇出洞(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诚如探子向袁熙报告的那样,太史慈确实率领五千精锐离开河间城南下。但留守河间的守军并非五千人而是三千人。事实上,如果袁熙这会儿领兵攻打河间城的话,城内的守军抵抗不了多时就会开城投降。因为太史慈此番南下并非赶往清河平乱,而是依蔡吉的指示行“引蛇出洞”之计。

贾诩那日向蔡吉提供的计策与其说是围魏救赵,不如说是围城打援更为确切一些。就原理上而言,贾诩的计策依旧是通过围攻袁军重要据点来引乌桓人回援,从而围歼这伙胡贼。只是这一次的据点并非邯郸,而是河间。说白了就是让太史慈故意撤出河间引袁熙主动进攻。待到袁熙“拿”下河间城之后,太史慈再杀他个回马枪联合巨鹿、渤海两郡的齐军一同将袁熙困死在河间城内。袁熙为自保必会向乌桓人求援。届时齐军不仅能逮住那伙乌桓人的行踪,还能连带着将袁熙一起一网打尽。

当然照此计划太史慈部自然是离河间越近越能迅速回师,所以刘义逊耳听还要南下百里,不禁皱起了眉头说道,“会否离得太远?”

“慈怕离得太近,袁熙不敢出门。”太史慈回过头略带讥讽地说道。

刘义逊听太史慈这么一说,不由也为之莞尔一笑。确实,在经过几次交锋之后,袁军上下慑于太史慈的威名已高挂免战牌多日。倘若太史慈没离开河间地界,袁熙还真可能会一直窝在高阳拒不出战。想到这里刘义逊只得轻咳了一声苦笑道,“既然如此,吾等也只得继续南下也。”

“?”袁熙闻之神色一变,却又故作谨慎地追问了一句,“尔等看清乎?”

“千真万确。”探子斩钉截铁道,“河间城内现只剩五千守军。”

“莫不是蔡安贞调太史慈南下平乱?”袁熙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走了一圈之后,回头再次向韩珩征询道,“子佩如何看待此事?”

“确实有此可能。”韩珩颔首附和了袁熙的判断。太史慈的南下无疑是给陷入胶着状态的袁熙部提供了一次翻盘的机会。只要能趁机将齐军驱逐出河间,袁熙就能进军巨鹿郡与安平郡,从而自侧翼掩护赵郡的袁尚。但身为军师的韩珩还是不忘提醒了袁熙一句道,“但蔡安贞素来狡猾,此事也可能有诈。”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诸侯间的争霸总是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但若有诸侯因此而止步不前则必然会一事无成。所以在权衡了一下利弊之后袁熙做出决断道,“那就再等等。若太史慈真是南下平乱,吾等再出兵河间也不迟。”

“义逊放心,有忠纯他们抄袁熙的后路,谅那袁二也翻不了天去。”太史慈说罢,望了一眼一手训练起来的兵马,跟着傲然道,“更何况就算再南下百里,慈麾下的这帮儿郎们照样能杀他个措手不及。并非只有胡人才会来去如风。”

建安五年十月,蔡吉滞留清河,太史慈奉命南下,曹操却在拿下毛城之后会师东进攻取涉县,跟着又北上转战魏郡与赵郡交界处的武安县。短短一个多月内曹操连下三城,极大地威吓了赵郡的袁尚部。一赵郡内人人自危,人前人后讨论的皆是曹操何时东进屠戮赵郡,丝毫没人在意清河发生的种种变故。

袁尚部无暇顾及袁熙与蔡吉之间的明争暗斗,并不代表曹操就不关注蔡吉这边的情况。事实上,曹操在攻掠魏郡的同时,从未放松过对齐军的监视。因此蔡吉一经赶往清河,就立即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韩珩心里虽觉得这么还有些不妥,但怎奈己方手中持有的本钱实在有限,不得已之下他只能点头附和了一句,“喏。”

朔风自北方吹来,凛冽如刀,太史慈策马立于漳水北岸,远眺几个齐兵骑马涉水渡至南岸,将自北岸引出的五条绳索绑于南岸的大树之上。待一切准备就序后,太史慈抬手一挥,他身后早已等候多时的虎贲便开始以二十人为一组扶着绳索翼翼地渡河而去。至于在岸上等侯的将士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静侯渡河,另一部分则摆开阵势负责警戒。

虽说刘义逊以军师的身份随太史慈征战冀州已半年有余。但眼见面前五千齐军如此秩序瑾然地渡河,他还是会忍不住在心中暗自感叹太史慈治军有道。同时也对他们这次的任务由衷地期待起来。

却见刘义逊一面安抚着胯下的战马,一面向太史慈绕有兴致地问道,“子义,汝说袁熙会否中计攻打河间?”

“还需再南下百里。”太史慈望着正在渡河的将士沉声答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