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凤穿残汉 > 第四十二节 秦晋之好

第四十二节 秦晋之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喏。”吴硕恭敬地躬身领命道。

虽说今日的朝会并没有谈出个实质性的结果来,但刘协在退朝之后,还是将吴硕与董承二人招入了的书房进行秘议。由于面对的是的器重的重臣以及的老丈人,刘协在书房之中显然要更为本色一些。却见他一上来就忙不迭地向吴硕探问道,“吴卿,真需要曹蔡联姻?万一曹操因此而势大,又该如何是好?”

原来刘协之前曾有过纳蔡吉为妃的想法。虽然最后因蔡吉的推脱以及情势所迫并没有成事。可一想到心仪的女子就要嫁人,刘协心里多多少少总有些别扭。在他看来蔡吉与其嫁给曹家子,还不如直接嫁给这个天子。如此一来岂不是想勤王就勤王,想出兵就出兵。

刘协的这点思,并没有逃过吴硕与董承的眼睛。董承自然是不愿意的女儿再多出一个实力如此雄厚的对手。于是他赶紧偷偷地向吴硕使了个眼色。而吴硕则面色自如地向刘协拱手答道,“回陛下,以目前之局势,曹蔡联姻对陛下最为有利。”

“何以见得?”刘协不服气道,“蔡安贞也可与他人联姻嘛。”

吴硕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哗然之声,显然之前并没有多少人想到过这位女州牧的存在。但这一次,荀彧却并没有立即开口否决,而是低头沉思了起来。倒是一旁刚才还竭力提议要征召诸侯相助的孔融,忙不迭地出面质疑道,“蔡安贞不过一介女流,如何敢与袁绍为敌?”

“蔡安贞虽是女流,却是除了曹公之外,唯一敢公然下檄文与袁绍撇清干系的诸侯。”吴硕说罢冲着龙榻上的刘协拱手一揖道,“故臣以为只要朝廷下诏书征召蔡安贞部勤王,蔡安贞定会应诏出兵。”

“吴大夫此言差矣。袁绍越僭称帝之时,朝廷就已封蔡安贞为费亭侯。可蔡安贞除了发一檄文与袁绍撇清干系之外,至今未向朝廷增援一兵一卒。吴大夫何以敢肯定,蔡安贞会为一纸圣谕而出兵?”孔融不罢休道。显然早些年被赶出北海的经历,让这位孔少府对蔡吉始终充满了敌意。

吴硕并没理会孔融充满个人情绪的质问,而是仰起头向刘协循循善诱道,“有道是师出有名,朝廷不正式下诏征召蔡安贞勤王,蔡安贞又怎敢贸然出兵。万一被指行董卓之举,岂不是徒增误会。况且蔡安贞还不知曹公对其出兵勤王是何看法。故臣以为,要消除蔡安贞的顾虑,除了下旨征召之外,朝廷还需撮合曹、蔡两家成秦晋之好。”

吴硕的最后一句话犹如一颗响雷,顿时就让朝堂乍开了锅。无论是孔融等人,还是曹操一系的荀彧,都不约而同地向吴硕投去了异样的眼神。至于刘协更是瞪圆了双目,一副惊骇得不知该说是好的表情。

吴硕板起脸肃然道,“陛下明鉴。臣等在此所商讨之计策,皆是为了保住汉家江山。倘若陛下让蔡安贞与其他诸侯联姻,甚至嫁入宫中,再征召其前来许都勤王。试问在官渡与袁绍苦战的曹操会有何想法?万一曹操觉得陛下这是要弃他而去,而转而向袁绍投降,这又如何是好?”

曹、蔡两家成秦晋之好——顾名思义就是从曹家子弟中选一人迎娶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州牧蔡安贞。不,更为确切点说,应该蔡安贞招曹家子弟为婿。毕竟蔡氏一门男丁已绝,作为蔡家唯一幸存者的蔡吉又坐拥近一州之地,于情于理其都不会出嫁他家。当然“曹蔡联姻”并非寻常人家的谈婚论嫁,而是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婚,其背后所涉及的问题远不止lun理、家世这么简单。

这不,在经过最初的惊讶之后,在场众文武的心思很快就活跃了起来。却见董承就第一个附和吴硕道,“臣也以为若能撮合曹、蔡两家联姻,乃是朝廷与天下的幸事。”

吴硕、董承接连都表了态,与其交好的朝臣自然是纷纷出面附和。倒是孔融在一旁即不附和,也不反对。眼瞅着绝大多数的朝臣都看好“曹蔡联姻”,刘协虽还没有弄明白吴硕的用意,却也知这种事情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于是他便向荀彧问道,“荀卿以为如何?”

荀彧从刚才起就一直低头思虑着,此刻耳听刘协如此询问,他立即谨慎地拱手答道,“此事须问过曹公。”

“也对婚嫁之事,还需双方同意。”刘协点了点头之后,转身向吴硕吩咐道,“吴卿也替朕修书一封,探探蔡安贞的口风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