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梦回甲午 > 第245章 火炮

第245章 火炮(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那不行,哪怕是现在没用,也要开始生产,咱们不可能永远窝在柳京,总是要走出去的。别到了要用的时候,才发现没有技术储备无法生产,那可就悲剧了。”石云开要求高。

从骨子里说,石云开的作战思路和美国人差不多,比较强调火力强度,能用炮弹和子弹解决的事情,石云开绝对不会拿人命去填。

就19世纪末的世界来说,清国的人口依然占据世界的将近五分之一,但石云开还是感觉人力资源的宝贵。

就像****曾经说过的,俄罗斯的土地虽然多,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石云开想说的是,华人的人口虽然多,但没有一名是无用的。

梁天福正在挑人,不日就将前往美国,可以预见,石云开手下将来也会购买军舰,说不定还会有比305毫米口径更大的火炮,现在拿北洋水师练手,也算是开始进行技术储备,为将来的军工自产铺平道路。

“我听丁军门的意思,江南厂能造120毫米口径的火炮,咱们能不能造?”石云开有想法。

“别说120口径。只要有合适的炮钢,就算是12英寸口径的火炮,我也能整出来。江南厂也能造12英寸口径的火炮,但是价格昂贵,比起外购没有丝毫优势。”刘义守身为军工部门的负责人,对这方面的情况知之甚深。

12英寸口径,也就是305毫米,和“定远”、“镇远”两舰上的主炮口径一样。

“12英寸的都能造?那干嘛现在只造75口径的?”石云开不满。

(未完待续。)

此时的葫芦岛,已经开始制造75毫米步兵炮,这种步兵炮就是克虏伯行营炮的山寨版本。直接装备柳京下属的部队。等到开始造炮,石云开才明白军火工业的利润到底有多大。从美国购买来的钢材,每吨的费用加上运费也才不到50美元,折合白银大概100两左右。但造成火炮,利润能翻将近10倍。

1895年,正是全世界钢材价格最低的时候,美国国内现在的生产能力过剩,普通钢材价格每吨只有十一二美元左右,炮用钢的价格也不贵。这种价格低迷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既然是国际大环境如此,石云开对于本溪湖钢铁厂的进度也不再作强制性要求,按照正常进度施工即可,柳京需要的钢材,将尽可能的从美国购进,反正石云开在美国有工厂,用青霉素换美国人的钢铁,石云开认为是很合算的。盛星怀的航运公司正在和美国人洽谈,准备从美国购买万吨巨轮,用来运输钢材,如果能够谈成,运费会进一步降低。

“没有需求,柳京本地多山,造出来大口径火炮也是无用,反而是75炮使用更加方便。你看石文锦的120炮,每次出动至少要10匹马,还需要差不多五十个人同时协作,移动起来还相当艰难。反而是咱们的75炮,两匹马拉着就奔走如飞,紧急状况下还能分解,七八个人抬着就能跑,岂不比大口径火炮好用的多?”刘义守反驳。

刘义守在仿造75毫米克虏伯行营炮的时候,对火炮的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不仅进一步减轻了重量,而且能够分解更加方便运输,还取消了原来的弹药车,使用人力运输炮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