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女监里的男管教 > 第623章 从心理学角度的分析

第623章 从心理学角度的分析(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是对方有某种顾虑?还是在这个时间点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儿,从而就是为了让我恰好赶上看一出好戏?

还有,他们为何要选择夜总会这种鱼龙混杂,充斥着暗黑交易的地方?

暗夜行者夜总会,到底在哪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思索着,任由那些雨滴在我发梢、鬓角滑落,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西京某个角落里唯一踽踽独行的雨人。

最后,我的目光定格在‘有人要见你’这五个字上,从这个细节,我能推测出的潜在含义是,发短信的人与要和我面谈的人很可能不是同一个,应该是受人指使或者因为某种原因在我们双方中间牵线搭桥。

现在,对方没有称呼我为‘姓江的’,便表明其想要我置我于死地的心态并不强烈。

同时,也没有写成江先生或者江枫先生,又证明了对方对我的身份其实是不屑一顾的,也许最开始并没有想过重视我这根上不了席面的葱!

江枫,简单、直接,却展示出对方此刻的心态---我江枫已经令其不厌其烦,而我这个小人物,也总算逼得对手开始重视!

再者,就是那个时间点---八点三十三分。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奇怪的时刻?

得出这样结论的道理并不难猜,因为如果是同一个人,对方很可能会写成‘我想见你’,或者‘我觉得咱们有必要谈谈了’,类似于这样的用语。

当然,我的分析也不见得绝对准确,我只是从人们表达某种意思时,惯常采用的行为习惯和自我心理暗示来换位思考罢了。

至于最后那半句,‘如果不来,后果自负’,虽然看似很像这次对方约见我的重点,甚至就是在狠狠威胁我,但我却并没有花太多功夫在这上面,更懒得深层次探究会有怎样的后果,我又该如何自己承担。

八点,八点半,九点…这样的整点、半点时间点,难道不是更容易作为约定谈判的时间么?

容易记忆,而且更符合人们约谈、约会的一种常态心理。

三十三分…我开始沉思。

从心理学角度,对方特意写下这样一个涉及到分钟数的时间,肯定有其特定意义。

可,这里面的猫腻到底在哪里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