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魏逆 > 第70章 诏来

第70章 诏来(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最终,他还是以死报答了天子曹叡的器重。

悉心布局、事成在即,却被王凌的无智之举给败坏了,但天子曹叡竟犹不责,如此夏侯惠心忧庙堂赏罚不明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了,不管夏侯惠如何心忧,都不敢上疏参合这种事的。

位卑人轻是一方面。

而有些事可以参合、有些事碰了就是自寻死路是另一个缘由,对此他拎得清。

那是隐蕃。

青州人士,能言善辩。

基于石亭之战的惨败,天子曹叡有感于内奸细作对战事的作用,便在去岁(太和四年)私下密召他,遣他诈降叛入吴国,让他务必要想办法谋取吴国廷尉一职,从而伺机陷害与离间大臣,挑起吴国君臣不和,诱使诸臣内斗内耗。

隐蕃入吴后,不仅以辩才打消了孙权的怀疑,且还凭借个人魅力,被吴左将军朱据与廷尉郝普赞为有王佐之才,就连卫将军全琮都与他亲善。

故而,在他不过入吴一岁,已然名声大噪、豪杰竞相慕名来访,府前常常车马云集,宾客满门。

且尔今天子曹叡对雍凉战事的处置上,已然悉数取了他“令蜀自疲”的谏言了。

乃是下诏让司马懿在雍凉大兴水利、勤务农桑,务必做到“戎卒自给自足”,且在陇右与关中各处广修壁堡等防御工事,在魏蜀交界区推行坚壁清野等;将御蜀的战略全面转为守备为上,不复再有与蜀兵争雄之念。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就是说,只需再蛰伏数年,他便可以做到天子曹叡的期待了。

然而,可惜了。

王凌无视满宠的调度,一意孤行要遣兵来迎接孙布。

也让身在建业、对江北实况不甚明了的隐蕃,担心魏国会再次迎来一场石亭之战,便仓促在建业发动叛乱,以此来逼迫孙权罢兵以及示警于王凌。

仓促起事,其结果自然可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