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魏逆 > 第64章 后事

第64章 后事(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若陛下决意擢拔后继,老臣窃以为二人可斟酌。一者乃秦元明,彼虽无有大气魄,但却胜在谨慎守默、不失纲纪。若他日以他为督,虽难冀望有破敌之大功,然却可确保无大过。另一者,乃夏侯稚权是也。稚权虽然年齿尚轻,但却已然可顾全局而筹画军争大事,实属难得!想必陛下亦异其才,他日不吝擢之,且老臣与稚权谋面寥寥、知之不详,对其之断言犹如往昔在天渊池,今便不复赘言了。”

果然,只有阿稣与稚权可用啊~

听罢了曹真之言,隐隐有所料的天子曹叡悄然叹息了声,心中忧愁更甚。

他是真的很无奈。

武帝曹操时期的诸夏侯与曹皆可督镇一方,文帝曹丕时期也有“三子镇边”,而待到他继位还没几年,就无一人可用了!

不仅很坦然的迎接死亡,且还不忘轻声宽慰着满脸悲凄的曹叡,鼓励他谨记武帝曹操那句“我基于尔三世矣”之言,要励精图治做一位明君,将魏国基业传承下去。

这样的言辞让天子曹叡听了,反而更悲切了。

他对曹真的情感很是真挚。

理由是在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就是曹真执掌京畿内外,让新旧交替的那几年安稳度过;且在他熟谙为君之道后,曹真便出镇雍凉,将所有权柄悉数还给了他。这也让曹叡不仅将曹真视作忠直之臣,更是真真切切的当作了可以依靠的骨肉叔伯。

当然了,感伤归感伤,他终究也是君王,更知道曹真没有多少时间了。

尤其是曹真方才言及他最器重的夏侯惠时,犹坚持着先前的看法,只是觉得夏侯惠或许能成长为都督之才,而不是言之凿凿。

“稚权有谋划军争之能,且为社稷裨益不惜身名,何故大司马弗能断言邪?”

想了想,曹叡还是按捺不住,将疑惑问了出来。

而曹真听了,不假思索便言简意赅而回,“回陛下,乃此子性刚之故。”

呃,原来如此。

故而在片刻之后,他便收起悲容,挥手斥退侍从以及曹爽等人,问曰:“大司马若不起,后事当何如?”

“呵呵.咳!咳!”

闻问,躺在病榻上的曹真倏然发笑,但也引发了好一阵的咳嗽。

待将嗓子里的痰艰难咽下后,他才断断续续的说道,“陛下之问,老臣知其意也。臣诸多子侄,皆中人之姿,唯恭顺耳。若以戍守京畿护卫宫禁或镇守升平之地,倒也称职,然若督领一方与蜀吴争雄,委实难为也!其余宗室子弟或元勋之后,亦难出其右,彼此相当而已。嗯”

言至此,他托了个尾音作思绪,才继续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