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五百六十八章 可能兵变了

第五百六十八章 可能兵变了(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度忍不住说道:“你现在立即前往外国使馆寻求僻护,若是他们硬来的话,不敢进攻外国使馆。”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

吃过早饭,杨度带着梁敦彦和周自齐前来拜访王永安,杨度与王永安是老友,而周自齐与王永安也有一面之缘,反倒是梁敦彦是第一次见面。他们前来拜访的目的很简单,因为将来组建内阁政府,王永安的态度会影响到他们的前途,他们不期望王永安能够支持他们,但却不希望将来他们竞争的时候得到王永安的反对票。

周自齐在后世名声不好是因为他是袁世凯称帝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但实际上他做了不少为国为民的好事,例如打破外国威胁,支持湘、鄂、粤三省百姓士绅自筹自建粤汉铁路,在他担任大清驻美国纽约领事的时候,游说美国国会将庚子赔款还给中国,用于办学和支持赴美留学学费,最终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才建立了清华学堂,即后世的清华大学。(建立清华大学的两大功臣是梁成与周自齐,但因周自齐支持称帝,结果后世被人为掩盖了他的功劳,由此可见,政治无处不在。)后来周自齐负责选拔留美学生,坚持学文与人品双评原则,宁缺毋滥,选拔了胡适(哲学家、文学家)、赵元任(语言学家,精通三十三门语言,同时又是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竺可桢(气象学家)、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49年后创建台湾清华大学)、胡刚复(物理学家)、张子高(化学家)、金岳霖(哲学家)等等一大批人才。

王永安曾经在袁府见过周自齐一面,哪一次正是他与袁念祯的婚礼,只是匆匆一见却没有太深的印象,但是王永安对周自齐还是非常敬佩的,至少这个人虽然年老的时候做了一件昏庸的事儿,却给中国选拔出了上百位优秀的天才。王永安也从周自齐的身上得到一个教训,那就是,历史就是后世的美拍,可以任意修改的。

梁敦彦虽然是广东顺德人,但与唐绍仪一样是留**童,回国之后自然全都被吸收进了北洋系的班子,历任汉阳海关道、天津海关道、外务部右侍郎、税务大臣等职务,如今他担任弼德院顾问大臣一职,所谓弼德院便是国务顾问机关,相当于总理大臣的智囊团。梁敦彦作为弼德院顾问大臣的第一件事便是帮助摄政王载沣安抚因皇族内阁引发的地方抗议,梁敦彦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召袁世凯入京,好么,载沣倒是引狼入室了。因此袁世凯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之后,虽然暂时留任梁敦彦担任弼德院顾问大臣,但是已经承诺日后必然对他另有重用。

而今天杨度带着梁敦彦来,也是因为杨度如今也在弼德院任职,据说梁敦彦将来转职,杨度便是下一任弼德院顾问大臣。杨度知道梁敦彦不会与他有任何利益冲突,故而与他关系极好,这一次便主动说带着梁敦彦拜访王永安。

三人试探了一下王永安的口风,但是王永安却半点没有透露,只是打着哈哈叙着旧,询问他们京师的事情。这三人非但没有套出话来,反倒被王永安套出了许多京师的消息来。上午的时间匆匆而过,王永安正要与众人吃午饭,忽然白德全来报,冯国璋、段祺瑞、曹锟等一众北洋军人前往总理府,不知有何打算。

情况一下子紧张起来,难道北洋军人要对他们动手了吗,难道他们不支持江北军与北洋合并,杨度等人脸色也一下子变白了,不知说什么是好,刚刚还是朋友,转眼之间就要成为敌人不成?

王永安起身道:“皙子兄,梁大人,周大人,你们先走吧,可能等一会儿,这要血流成河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