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危险啊孩子 > 四四一、慈母手中线,严父笔中情(3)

四四一、慈母手中线,严父笔中情(3)(第3 / 9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一则故事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因为重庆地方太小,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卫生环境自然很差,时任国民党中常委的书法家于佑任先生写了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告示贴在街上,有个有心人看到是于老的墨宝,便小心翼翼的撕下来,拿到家里把每一个字剪开,重新裱成“小处不可随便”而珍藏起来,数十年后成为一段佳话。孩子:在社会上,由于一句话的得与失、一件小事影响整个人生进程的事例多得不胜枚举。有的公司聘用员工喜欢看小事。为什么呢?因为在大的方面,人们都很注意,都包装得很好,实际上用包装掩盖了真我。但在一些小事上体现出的个人秉性就是真我的表现。所以,你既然是一个好人,你就要在大、小事情上一样重视,做到表里如一、大小如一。

事实上,注意小事,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古人不是说了吗:“一点水可以见太阳”,又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六、要注意把握现实与理想、梦想、幻想的分寸,牢牢掌握事业成功的临界点。

什么叫临界点呢?就是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实现条件。我认为,它是应用和管理领域的绝妙应用软件。人们通常说的“分寸”、“恰到好处”等词汇也许可以作它的注释。

在实践中,上至国家管理下至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临界理论的大小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就说做菜吧:清蒸鲈鱼,烹饪时间多了一分钟——老了,少了一分钟——不熟。把握在熟与不熟之间的临界点上出锅——刚熟。若请三人一尝——张三说:“真甜。”李四说:“真香。”王大麻子说:“真嫩!简直就是美的享受。”再譬如人们说话吧:说多了,“罗嗦”;不说呢,“怎么哑了?”只有当你与人说话在时间、场合、数量、态度等方面都做得恰到好处时,听的人的感觉才会舒服。在经商方面,说话是否适度更是自己能否达至目的的前提。

这个教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的看法是:无论自己处于顺境或者逆境,孰强、孰弱,成功或是失败,都应该牢牢记住:“只能更好”,并为更好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还有一句在民间流传的话也可为正确的思想理念加以弘扬,它就是:宁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2005年5月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一个谈话交流节目,说一个女高级工程师因工厂倒闭、儿子上大学导致家庭拮据而当了保姆,观众既同情她的遭遇,也为她的母爱和豁达的情怀而感动。在我看来,赞扬她是应该的,但她的教训更珍贵:一个人如果在人生道路顺心时缺乏危机意识,不努力继续学习,而且不积极、不主动、不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他就会危机四伏。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也是人们常常讲的危机意识。你从五、六岁开始,每当听到电视里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会专注的听着,并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也不知道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动过多少回。她不但音韵激悦,催人奋进,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警示,确是对华夏儿孙最好的鞭策和激励。

细节奠定成功,小处铸就伟人。

一个人那怕再有鸿鹄之志,也要从基础做起,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做人是如此,做事业也是如此。你看,刘邦、朱元璋、蒋介石、***,哪个不是如此?当代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不也是从打工起步最后功成名就的吗!他信在当上泰国总理后第一次访问刚刚发生9.11事件后的美国,保安人员要求他从酒店的厨房通过,这使他立即联想到年轻时第一次到美国读书在酒店厨房打杂工的情景。从厨房杂工到富商、再到国家总理,他信深有感触地说:“世上任何事情,只要你努力去做没有实现不了的。”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可以不知道临界理论的名称或概念,但不可以不懂得运用临界理论。假如真有这样的人,那他一定无法自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了。

现在,我用你比较熟悉的数学概念来说说“现实”、“理想”、“梦想”、“幻想”等问题:“现实”是一个点,从这个点可以分别划出三条线连接“理想”、“梦想”、“幻想”,而确定这三条线中哪条长、哪条短,就是一个人一生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拿我来说吧:我的“理想”是想当作家。我年轻时想,作家是一个多么崇高的职业,曹雪芹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代人如痴如醉,流传至今。而那些达官贵人则没有这么好运,正如他借书中人物之口说的: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是啊!现在只有他当年勒紧裤带写的书还在。然而,“现实”是:我老是写小说、散文、诗歌都没有市场,也混不到饭来吃。这时候,就应该认识到这个“理想”不适合我,我唯有选择回头。正因为如此,这人哪,一说现实便使得我这一生中到现在还没有去过北京,所写的小说、散文就更不用说了;但我的论文、文章、报告早已越过长江、黄河而到了北京,有的还进了人民大会堂等大雅之堂。

是啊!宋朝的陆游老先生说得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孩子:当你碰到大、小事情要做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把它做好。不要迁就自己:“这一次没关系”。那些嘴上老是挂着“没关系”、“无所谓”的人,还不见得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心中老是想着这也没关系、那也无所谓,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无所作为之辈。

乐于从小事做起,乐于把小事做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