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危险啊孩子 > 一六六、婚宴请来贷款户捧场

一六六、婚宴请来贷款户捧场(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夏天来到两个小姐看守着的迎宾台,也就是古时候的司库工作的地方,在两个小姐的看护下,给了一个红包丢在用红纸包好的硬纸箱里。然后,从一个小姐手上接过笔,在《嘉宾册》上写上“夏天”两字,到里面的一张桌旁坐下。

夏天坐下后,看到信贷科的张波、舒光荣、任尔为等人在忙上忙下,夏天也感到满意。过了一会儿,已经调到总行的高友华到了,看到夏天坐在里面,便走到夏天身边,与夏天打招呼:“夏经理!”

夏天笑着说:“你好!请坐!”

高友华坐下后,夏天笑着对他说:“今天是我们支行信贷科娶媳妇,你也来捧场?”

高友华也笑着说:“当然应该来了,夏经理的部门添人口,不来行吗?”

此外,普遍的喜事,比较常用“贺仪”来表示,左下角仍然写上“xxx具”。将红包递给司库就行了。还有,小孩满月写上“糖仪”,老人寿诞写上“寿仪”。如此等等,恕不能一一叙述。

到了现代,改革旧风俗的热潮首先在城市刮起。上面所说的“香仪”被人们说成“慰问金”。当一个处于要害岗位的有权人家失去了亲人,半年以内也有人敢送“慰问金”给他以示慰问。当然。被人慰问一番的当事人也不好发火,只能不太情愿地默默被人用钱慰问一番。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也许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了,人们收到红包,很少看到红包上写上什么字的,这有很多好处。也可以说是社会的进步。试想,如果你在一个晚上求两人办事,都要送红包,姑且说一个姓李。一个姓杨吧,如果你在红包上写了名字,在忙乱中拿错了红包,正好调了个儿,而且送出去了,你就悔之晚矣!

当然,小的没有看到过别人送错红包的事情发生,倒看到过女孩子送错情书产生的尴尬:

三十年前,有一个小的认识的乡村小学女教师,在一个晚上写了两封信,一封写给她在县城工作的父亲,一封写给同在县城工作的情人。她是在分别写好了两封信的内容后,再写两个信封,然后不经意地将信纸装进信封。第二天,请邮递员带到镇里的邮局,往县城送去。三天后,情人收到了信,但一看内容是女孩写给他父亲的,他知道是坏菜了,而女教师的学校又没有电话,联系不上。这时,他急中生智,马上骑车到了女教师父亲的单位,一问,他下乡了,便向单位保卫人员问起他父亲的信件来。而这位教师的父亲是单位的领导,保卫人员百思不得其解,他怎么能要我领导的信件呢?便越发保护得紧要。到了晚上,这几个保卫偷偷地将信件用湿毛巾沾了信封口打开,不一会儿,这信的内容就在几人的手上传来传去。当这位当父亲的单位领导下乡回到单位,一连串有趣的笑话便传开了。后来,这女孩有时到县城来找他父亲,还没有进单位的门,心里已经像怀揣着一只兔子一样“卜卜”直跳,脸上不时挂满红霞。

两人都发出会心的笑声。夏天问高友华:“你到总行还行吧?”

高友华说:“怎么说呢,上面没有下面那么随意,要走就走,要说就说。但是,工作还是比较有规律的,按部就班。”

夏天说:“我估计你还是适应的。支行留不住你,应该到上面去发展。”夏天说完,看到来的客人当中,有不少是湖贝支行的贷款户也前来道贺,夏天在心里想:“这点出乎我的意料。”

不说那么远了,还是先把红包的事讲完吧!

现在,如果是即席出席酒宴,主办方通常会买一本烫金的《嘉宾册》,来者不管字写得怎么样,在入门的当口,把红包放下,自然有人估计来人礼物的大小和轻重。然后,签上你的大名就可以了。

话说夏天来到新城酒家二楼,李阴乡拱拱手说:“欢迎夏经理光临!”

夏天也拱拱手说:“恭喜!祝贺!”

李阴乡说:“同喜,同贺!请进里面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