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 > 第七十五章 北方的坏消息

第七十五章 北方的坏消息(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啊!乐陵、平原出现燕军精骑!?

听到这个消息,石青有点懵了。前一段时间冀州城传来大捷,说是杀敌十余万,燕军再没有南下之力了,一二十天时间怎么就成了这等模样?

七集

最新全本:、、、、、、、、、、

没过多久,荆州水军顺流而下前来襄助建康防守长江沿线,带来荆州军并未战败,仍在宛城和民军对垒的确凿消息,原扬州军将士这才知道中了石青的诈计,可惜明白得太晚了,已经于事无补。因丢失江北之地而卧病的褚衰听到这个消息更加羞愧,没多久便郁郁而终。当然,这是后话暂且略过不提。

民军拿下广陵,据有江北,从此与大晋同共江淮之险,对未来进兵江东的益处自然是不言而喻;只是石青暂时顾不得未来,他现在只能顾眼前。这次三方作战没有影响到夏收,可是对秋收铁定有很大影响,这样算来,这个冬天仍然不会好过;另外,二十万民军鏖战两月,消耗之大只怕已经到了邺城能够承受的极限;若是没有新的补给来源,接下来的战事必定难以为继。

扬州江北之地是南下流民屯耕地,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大晋主要的产粮地,民间积蓄深厚;而且在与民军的这场冲突中,财物损毁并不严重,对于穷蔽的中原来说,这里实在是个聚宝盆一样的所在。

进入扬州以来,石青善待俘虏、怀柔当地士人,固然有争取民心,表演给长江对岸看的目的,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就是他迫切需要取得扬州人的支持,为民军继续作战提供粮草辎重。是以,石青进入广陵城的最首要之事,就是一边清点府库,一边让殷浩、王浃、王颐之、郗超等人利用自己的关系人脉,邀请江北各地豪雄郡望前来广陵聚会议事,准备趁此机会大肆‘搜刮盘剥’一番。

进入广陵后,石青对殷浩说,如殷先生这等大才,当在邺城佐理中枢,不该为地方琐碎事物费神。殷浩大喜,爽快地将扬州人事细务移交给新任扬州刺史祖道重,全身心地投入到帮石青邀请地方豪雄郡望来会的大业之中。

在殷浩、王颐之、王浃、郗超等人殷勤邀请下,从初十开始,广陵城便开始热闹起来,远至淮南羊市、淮阴,近至高邮宝应,各地头面人物欣然应允,次而来。

接待来宾成了石青最忙的一件事;事实上接待来宾的礼仪很简单,也就是献一杯茶,说几句话,然后发出邀请,请对方过段时日前往邺城观看登基称帝大礼。真正忙碌的是殷浩、王颐之等人,他们充当的是中间人角色,向来宾暗示或者明示石大将军爱好钱粮,希望诸君慷慨解囊,大将军登基之贺礼。

只不过来宾太多,就算再简单的应酬也能把石青白天的时间占得满满的,以至于有关扬州的人事和兵马部署防卫都只能在深夜进行。

六月十三日凌晨,广陵城原征北大将军府进行了一整夜的会议终于结束了,扬州江北一带的兵力部署和人事基本确定下来。祖道重任扬州刺史,负责扬州官民政事,王浃任扬州将军,率本部驻守广陵,负责江北沿岸防御;原豫州军副将张凡转为扬州副将,率本部人马驻守合肥,协助王浃防守江北。民军水军正式在广陵组建,苏忘改为伏波将军,任水军都督;王颐之为楼船将军,任水军副都督。水军归属邺城直辖,下辖三营,计有三千八百多名水手士卒,大小船只战舰一百八十三艘,以高邮湖为中军驻地,在三江营、濡须口部署少量战船以为前沿水寨,协助扬州民军防卫江北。

军中大小将领一一离开,石青打了个哈欠,准备困上半个时辰,这时候何三娃突然闯进来,一脸惊慌地禀道:“大将军,大事不好,历城急报。五月二十八日,发现燕军铁骑的身影在河北一带出没,历城随即派遣勇士趁夜过河打探,继而发现黄河以北包括乐陵郡、平原郡到处都有燕军精骑烧杀后留下的踪迹,他们担心冀州北部战事出现大变。飞马来报于大将军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