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 > 第十八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

第十八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石青来说,皇甫真归降岂能用“不是坏事”形容,真可谓是天大的好事。燕国最受重用的非慕容氏人士有两个,一个是和慕容恪、慕容评齐名的辅弼将军阳鹜,一个就是辅佐太子的典史令皇甫真;在慕容俊眼中,这两人比兄弟慕容霸和一般的慕容子弟更重要、更值得信任。

皇甫真的归降为石青带来无数机密,不仅有燕国人士内部的争斗,有辽东高句丽、代北拓跋氏与燕国之间的龌蹉,还把慕容俊意图联合并州、荆、扬和西凉张重华共同对中原发难的新动向一股脑倒了出来。

这些情报的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正是了解到慕容俊布局长远,力求以势取胜,短期内不会异动,石青才敢在豫州放开手脚大干。也正是得皇甫真提醒,石青才更进一步意识到并州的重要,再度把目光投到了太行之西。

“楚季兄认为,在邺城和燕国之间,张平宁可选择燕国也不会选择邺城?”石青有些不信,再度向对方确认。

“不错。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张平必定会选择燕国。”

说实话,他对杀戮本身很是厌恶,但是看到胡人束手就范,看到汉礼成为蛮夷争相效仿的对象之时,他心里又有着说不出的畅快。这种畅快是如此得痛快淋漓,远不是僻处江东、不敢北望的大晋人士可以想象的。

“汉礼寄身之所在到底是什么?是仁义还是钢刀?”王羲之有些困惑,感觉以前的认知似乎并不完全。

注意到王羲之魂不守舍,石青没再指望等他答复,对四周一笑道:“剩下的事宜就麻烦诸位大人了,楚季兄,我等先回营去吧。”

“是。”皇甫真恭敬地应了一声,脚下连点,紧紧跟上石青。

作为燕王南下朝拜使者,皇甫真的行程一直很顺利。在他大力周旋下,大晋主掌朝政的司马昱、殷浩尽皆认可慕容俊之主张,认为应该驱使燕国、并州、荆州等同时压迫中原,迫使邺城彻底就范,大晋天子也同意了慕容俊的求恳,赐封张平为并州牧,并派遣宣诏使谢攸会同皇甫真一道北上宣示朝廷恩诣。

皇甫真答复得极为肯定,然后娓娓解释道:“大将军。中原乃天下根本,英雄豪杰无不想据为己有。石赵崩溃,天下无主,民王、蒲洪、姚弋仲、冉闵、石祗、张平纷纷而起,甚至如杜洪、张琚之辈也不甘寂寞,意图经略关中,皆是这个缘故。天下只有一个,主人亦只能是一个;大伙争来争去,最后的结果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当然,很少有败者甘愿认输,大多是无力抗争时选择蛰伏,待他日机会来临再图大事。可是什么情况下才会有再图时机呢?”

皇甫真自问自答道:“只有中原不稳,一时失势的英雄豪杰才能有机会再图大事?可是怎样才能使中原不稳延续下去呢?一不能让大晋回到中原。大晋乃天下正溯,若是回归,中原子民必定望风景从,天下很可能就此稳定下来。二不能让冉闵这等人成为胜者,冉闵太过强势,从诛杀李农一事可知,他容不得他人拥兵自重,若是由他一统中原,其他英雄豪杰连蛰伏的机会都无,另外,冉闵乃是汉人,一旦统治中原时间过长,必定能得到中原士民拥戴,天下也会稳固下来。这样的话,哪还有其他英雄豪杰待机再起的机会?”

“所以,中原英雄豪杰勿须约定便会达成共识,无论如何,一定要阻止大晋北归,一定要阻止冉闵这等人平定中原。关键时刻,宁可引塞外胡人进来,也不能让大晋或者冉闵一统中原,毕竟,离开中原豪杰,塞外胡人不可能真正统治中原,也不可能真正稳固中原。”

眼看此行就要圆满结束,皇甫真怎么也没料到,会在自家门口清凉河西岸出现意外,他和谢攸连带百十名护卫随从一个不漏,尽皆被渗透入境的民军天骑营劫持到冀州城。

在冀州城,石青没有对他进行审讯,只给出了一个选择——求生还是求死。求死勿须多言,一刀砍了就是,求活就麻烦多了,需要立功赎罪。

石青嗜杀成性的凶名在外,看到这个选择皇甫真彻底绝了和对方演一出推食解衣戏码的兴致,抛开矜持直接选择立功赎罪。

皇甫真归降之后,石青立马换了一副面孔,嘘寒问暖不说,走到哪带到哪,须臾不离左右,时常和他畅谈到深夜。民王下辖人等见此情景纷纷向皇甫真道贺,说他得大将军如此倚重,眼见便会大用。然而,皇甫真明白,石青这是在给他立功赎罪的机会。两人在一起谈论的尽是燕国内部机密,石青恨不得从自己口中掏出燕国前后五百年的所有底细事由。

明白归明白,皇甫真并不抵触,两百年的颠沛流离,安定朝那人将乱世求生之道修炼的炉火纯青。另外他从石青口中得悉,自己的兄长皇甫典现在关中任职,从兄弟重逢这点来说,归顺邺城似乎不是什么坏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