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 > 第四十四章 进入幽州

第四十四章 进入幽州(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正如石青所料,为了保持攻击的突然性,燕军在幽州南部抽调了大量人手,以至于许多城池坞堡只有几百兵丁青壮,在成千上万的魏军攻击下,这点人手没有半点反抗之力,不是投降就是溃败。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为了谨慎起见,慕容恪在正对南安的清梁留下一万人马,在鲁口侧翼的河间郡治所武恒县留下五千人马,提防邓恒、王午趁机北进。若是攻打这两个城池,魏军即便全军齐集,没有两旬半月时间,必定难以拿下。

鉴于此,石青命令魏军无视这两个城池的存在。幽冀与并州、关中、巴蜀等地不同,没有险关要隘;幽冀平原千里平川,随处可以通行;攻打不易自然可以绕行。

事实上,这种行为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极其冒险的行为。毕竟,有两个钉子扎在大军后路之上,能让任何将帅为之不安。只不过,这种危险对魏军此次行动没有意义。一个原因是魏军此番进兵,施行的是以战养战之策,勿须从后方运送粮草辎重;二个原因是魏军人马数量太多,总计将到达十一万五千众;这个数量的人马如潮水一般倾泻在一片并不广阔的区域,即使不能淹没两座孤岛般的城池,两城守军也不敢有任何异动。何况,对于这两座城池,石青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

三月二十六,步卒左右两军开拔之后,北上的四百余眷属被分作两部,一部由陷阵营护卫着到清梁城北,一部由亲卫骑护卫着到清梁城东。四百余老老少少拖着各种音调,喊着不同称呼,向城上喊话:

二十六日夜,清梁、高阳受到魏军攻击的消息传到范阳,听闻之后,李产认为消息传播中出现谬误:就算高阳、清梁受到攻打,也不可能会是遥远的魏军!应该是博陵的邓恒、王午才对。

李产知道,慕容恪为了尽快南下,已将河间、高阳、清梁人马抽调一空。虽然他不认为邓恒、王午能成什么事,还是没敢大意,次日晨,李产调集几了千人马支援范阳郡南部门户容城,同时遣人向蓟城的慕容俊报急传讯。

范阳与容城之间距离不远,不到五十里。其间隔着一道白沟河。容城在白沟之南,范阳在白沟之北。

二十七日午后,李产率部渡过白沟,来到容城西北七八里之处,隐隐约约已经可以见到城楼上熟悉的军旗,就在李产松了口气的时候,一队骑兵绕过容城城墙拐角,出现在视野之中。紧接着,斥候飞马来报,约莫有四五千魏军骑兵刚刚抵近容城,似乎打算绕过城池奔白沟河而来。

再一次听到魏军的名号,李产没有丝毫犹豫,即刻命令全军快速撤离。

魏军原本不可能也不应该出现在容城。当不可能成为事实之时,往往意味着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作为一员降将,李产没有慕容宜的骄傲和自负,有的只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既然不能理解魏军为何会在容城出现,他就不敢轻易去锊对方锋头。何况,魏军不是邓恒、王午的幽州军,这支军队刚刚荡平了襄国,不容任何人小觑。

李产的谨慎让几千范阳士卒幸免于难。当祖凤率领魏军中路骑兵赶到白沟河,范阳郡守兵堪堪渡到北岸。

遗憾了一阵,祖凤不再理会对岸的范阳军,率部在白沟河南岸一带巡弋。按照石青的交代,这里是中路骑兵首轮攻击的终点。

随着中路骑兵抵达白沟河,魏军三路骑兵前沿部署尽皆完成。在三路骑兵遮蔽之下,缓步向北推进的步卒左、右两军开始对沿途一个个城池和坞堡发起攻击。

攻击非常顺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