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1617 > 第三百八十一章 车队

第三百八十一章 车队(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就算不为别的,为了海贸的利益,张瀚也是不得不加大投入和深化布局。

他所需要的就是早期的消息,用来推导南洋的局面,贸易的利润率高低,未来的回报,还有更详细的各国在南洋等地的海上和陆地上的实力,蒋奎的返回,恰好替张瀚开始补课,也帮助他下了更大的决心。

两艘海船当然还是雇来的,运送着二十万的货物在六月中旬驶向日本,这次走的北方航线,速度更快,李旦父子在接到这两船货物后,终于下了与张瀚认真合作的决心。

八月时,李国助动身起行,带着蒋奎和温忠发王璋等人先到台湾,见了颜思齐,说明了和裕升要在笨港建寨之事,颜思齐当然并无意见,地盘是李家让出来的,他只要认可这一伙外来人进来笨港就可以。

澎湖在万历年间曾被荷兰人短暂占领过,后被大明水师驱走,春夏之交时澎湖处于浅水期,驻扎的水师返回福建,在蒋奎等人上岛时,岛上只有一些渔民,还有一些渔民建立的村落,没有城镇,村落的房舍除了少量石筑外,多半都是木制,这种屋子很害怕台风,不过渔民除了少数久驻澎湖外,多半也会在台风期返回福建。

大明1617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蒋奎等人在台湾和澎湖等地的经历也是叫他们大开眼界,当时的台湾有两万人左右的汉人移民,澎湖只有几千渔民,地方十分富裕,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极为丰富的各种资源,热带地方的农作物长的特别茂盛,产量很高,那些土人不需要怎么辛苦就能获得吃食,包括天然的能食用的植物水果,各种猎物,渔获,这叫蒋奎他们感觉无比羡慕……台湾这样的地方,足可以“宝岛”相称。

“蒋兄弟,”李国助虽冷,精神却也是很好,当下拿蒋奎取笑道:“看你这样子真是欢喜,你不是说更喜欢台湾么?”

蒋奎向马车里坐着的李国助道:“大公子,这里也是往京师的官道,也是太行八径军都径的隘口,咱们是从飞狐径过来,灵丘的铁器,是从井径出去,那里是一条直道过山,比从这里走要方便很多。”

李国助坐在舒适的马车里,脚边有铜暖炉,手里也拿着一个铜炉,就算这样,他也冻的缩手缩脚,脸上和手上都起了冻疮……倒是没有人取笑李国助娇弱,蒋奎等人都去过海上,倭国近海地方不象虾夷地,气候要暖和的多,特别是台湾和澎湖两处,就算是在小冰期气候也低,到底还是要比山西这里温度高出许多。

蒋奎在四月去过一次日本,后来折返天津,叫他意料之外的就是天津港口已经有大量的货物储存,船只一到,只用了一些时间做维修和保养,接下来就又是下海,这一次还是两艘船,并且没有下江南,而是直抵倭港。

张瀚的魄力很大,当然也是他深知海贸的重要性,这个时代就是航海的大时代,也是殖民地的时代,更是全球贸易的开端,这时候的北美,澳州,加拿大,整个南美,南亚,东南亚,非洲,这些地方要么已经是欧洲的殖民地,要么也是准殖民地,各国都是争先恐后的抢掠这些地方的财富,用来做本国工业化的发展,其后的二百年,全球绝大多+①,..数财富都被欧洲和北美获取,十九世纪英国就开始进入近代,一八六三年伦敦就已经通行地铁,那时候中国人连火车是什么样还不知道。

这个时代就是步步争先的时候,华夏已经落后了一些,好在有李旦这些人在,国家在外海的地盘还在,元气尚存,华人在东南亚也有大量的人口和地盘,海面上中国人的实力也很强劲,白皮佬也觉得中国是文明国度,是强劲的对手,不乏尊敬与合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