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漠狂歌 > 第六章 禹王九鼎(上)

第六章 禹王九鼎(上)(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秦震看着老人,稍稍有些开窍了的点头说道:“您这么说我就有点儿明白了……您是说禹王九鼎上所雕刻的东西,正是《山海经》最初的蓝本典籍山海图?”

其实秦震对此说法也是颇感震惊。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大禹以及三皇五帝的所有神话就都值得考证了。而且中国的历史文明也绝对不仅仅是五千年了。

那上面记载的所有神异珍奇之物……天啊,秦震不禁为自己的想法大吃一惊。那山海图如果真的被镌刻在了禹王九鼎上,那那九个鼎就好像是一把隐藏着世界级宝藏的终极钥匙!(未完待续)

想想《山海经》这本奇书,确实是比周易更加神秘迷离一些。因为周易是晦涩难懂,很难理解其中奥妙。而《山海经》则不然,上古时期的山海经是图文兼有的。简洁明了的大白话,并且还给细心的配上了图。这样绝对谈不上“晦涩”了吧?可就是这样,竟然也让历代大学者们头疼不已,根本就无从着手对《山海经》的破解。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史记》的十几年中,大概唯一遇到的一本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记载的书,就是《山海经》了。

于是司马迁才于《史记》中写到:“至《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也就是说,对司马迁来说,这本书里所写的一切,他都无法确定也无法说。

其实不光是司马迁对《山海经》一无所知,历代史学家遇到《山海经》也都会打个寒战,对它的内容真伪、该归于何类头疼不已。说它是地理,中间有人文;说它是人文,中间有巫觋之术;说它是巫术,里面还有铜矿冶炼;说它是金玉矿脉线索,里面又有数不尽的神话人物及动物……

那些传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包罗万象。以至于直到现在,后世子孙们也依然在抱着怀疑的态度猜测三皇五帝是否真的存在过。如果存在,且如《山海经》中所描述的那般……那“祖先”就真的很可怕了……

而且《山海经》之奇,还不仅仅是因为它难倒了中国几千年的史学文豪们,更是有一种无法言喻的魅力,致使历代帝王都对它尊崇有加。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径世人皆知,但是唯独这本没烧。这是秦始皇唯一一本没舍得烧掉的书;再说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摒弃的书更是数不胜数,《山海经》却也不在其中。

想那汉武帝因为惧怕“巫蛊之祸”,都能亲自灭了自己一门。却又为何偏偏留下了这本“巫觋之书”呢?

《山海经》包罗万象、诡异莫名,更无从得知这旷古奇书到底是出自何人手笔。作者有意隐去身份,致使《山海经》在神秘的本身更添神秘。其书中涉猎之广泛,地域跨度之广博,更是不由得使后世感叹。

老人这时候站起身,十分严肃认真的说:“曾经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令我深为震撼,因为那完全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复制品。如果你读过《山海经》,哪怕是现代撰写的,你也一定能感觉的到,那本书没有任何的感*彩。语言简练到了极致。仿佛就是一本地理地图说明书……我坚信古人绝对不会是闲来无聊编写了这么一部毫无色彩的神话书。更何况,所谓神话,一定是现实的变形反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