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614章 意料之外

第614章 意料之外(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华佗做手势一是手法精湛,创口小,二是切除缝合速度快,严格使用火焰药物等消毒的手术器具,三是有药物知识配合手术,使病人术后恢复更快。

他当初向袁熙介绍相关知识时,袁熙也不禁惊叹,华佗医术所代表的,是华夏上千年中,无数先行者的智慧积累,虽然没有后世的现代医学知识,但很多做法都已经是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华佗缺乏的,是尚未知道后世的微生物和病菌知识,不过在袁熙用简单的方法培育霉菌和华佗解释微生物是如何繁衍之后,华佗恍然大悟,融汇贯通了许多之前他无法想通的难点,开始更加精进完善自己的医术。

如今华佗和袁熙曾试着培育青霉素,虽然并未成功,手术后的病人,还是需要以自身的抵抗力撑过去,但中间环节感染的可能性,已经被华佗想法设法降到了最低。

棉絮和纱布制作的手术用品,也能有效防止微生物的入侵和干扰,这也是袁熙急着推广棉花种植的重要原因,但如今种植过去半年多了,其收获并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棉种都死掉了。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割皮解肌就是割开皮肤解剖肌肉,诀脉结筋是结扎血管处理韧带,揲荒爪幕是整理疏通胸腹膜,从这点上来看,华夏古人对于人体结构已经非常了解了。

这得益于春秋战国时候开明的风气,但到了汉代之后,外科手术却日渐少了,到了如今,除了华佗之外,会外科手术的人寥寥无几。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做过很多开腹切除内脏的手术,这得益于他精湛的医术和麻沸散的配方,两者缺一不可。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

虽然没有完全绝种,但能够让其适应环境,达到足够的产量,可能还需要数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手术用品如今只能用处理过的丝麻绢布代替,效果差了不少,这也是袁熙的遗憾之一。

袁熙将华佗在自己军中做手术的成功率告诉高览后,说道:“高兄,元化先生在手术一道,已经是当世最强的人,他建议动手术,说明这伤势已经很难用药物治疗了。”

“不过你放心,这伤并不在内腑要害,危险性并不大,而且配合他的麻沸散,也能将你的疼痛降到最低。”

《三国志·华佗别传》:有人病腹中半切痛,十余日中,鬓眉堕落。佗曰:是脾半腐,可刳腹养治也。使饮药令卧,破腹就视,脾果半腐坏,以刀断之,刮去恶肉,以膏傅疮,饮之以药,百日平复。

但即使如此,除了华佗之外,做外科手术的日渐稀少,是因为时代的局限,这种手术稍有缺漏,便会失败,导致病人死亡。

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便是手术感染。

这个时代的人们,并不了解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不明白无菌环境的重要,所以外壳手术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而华佗之所以这么出名,得益于他的良好的手术习惯和配套的相关医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