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268章 互相牵制

第268章 互相牵制(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袁熙把自己所想对鲜于辅说了,最后道:“既然我们都是大汉子民,那自然只有汉,没有胡。”

“如果占着汉朝的便宜,心里还有自立的心思,我是不喜欢的。”

“风俗可以保留,但是必须要自认为汉朝子民,这件事对于幽州各族来说,是迟早要做出的选择。”

“幽州是大汉的幽州,不是外族的幽州。”

“不然我这个幽州刺史,也不会纵容他们。”

谁也不能否认隋唐就是汉人王朝,更别说嫁入皇室的独孤氏长孙氏等家族,除了姓氏之外,其习惯和传承早都和汉人无异了。

这便是所谓的主次。

华夏传统首重文化认同,而非血统认同,正因如此,上古时期才有东夷、三苗和华夏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既然古时可以,现在为什么不可以?

要知道,后世晋南北朝是华夏文明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次文化大融合,这次融合的范围远比第一次广泛。

春秋战国时代主要是华夏大地自生各文化的融合,而第二此,则是包括波斯、印度、粟特、西域、蛮俚、百濮、北族、东南亚以及中原各地未曾发掘的民间文化,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被融入以华夏传统文化为主干的新生文化之中,华夏文化由此开枝散叶,更加灿烂辉煌。

鲜于辅听了,若有所思,袁熙这暗示已经很明显了,只要他和阎柔自认为大汉子民,不想着自立,那袁熙就会站在他们这一边!

而相对的,乌桓这边就麻烦了,因为单于蹋顿明显是有别的心思的!

鲜于辅心中一喜,他发现和袁熙这种人说话,根本不需要多费唇舌!

要是敌友不分,将那些心向华夏,愿意融入的外族也拒之门外,等于是关上了民族交流融合的大门,兼容并包便成了一句空话。

因为华夏文化的最大特征,便是海纳百川,而非某些族群,对于异己搞灭绝大屠杀。

袁熙觉得,后世的先祖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没必要反其道而行之,加上他现在大力发展海运,皆会接触到更多的外族文化习俗,固步自封是不现实的。

袁熙对于外族真正反感的,是那些拒绝融入华夏文化,同时却还要趴在汉地边民身上吸血,为非作歹的强盗异族。

对于这些人,自然是要像卫青霍去病一样,打得这些外族心服口服,若其愿意入关融为一体,袁熙倒是很欢迎,但若想靠掳掠劫杀谋生,那只能将其打得滚回大漠,自谋生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