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开眼

第一百七十五章 开眼(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想想看,本来就利润不高,上交利润又多留存少,再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大型作品的创作上,哪儿又有钱贴补职工们呢?

这就叫恶性循环。

要说两家玉器厂真正的好日子,还就是接待外宾这事儿解禁,允许他们自行售卖产品的这两年。

因为这年头老外也是人傻钱多,他们的心态其实就跟咱们今天的出国游旅行团似的。

来这儿一参观,视觉一受震撼,那都不用忽悠,往往就会自发性的一通“爆买”啊。

再怎么说,商业部门来收购,资金肯定也有个数,不可能什么好东西都要。

至于采购的目的又是卖出创汇。

如果考虑到价格高低和外国人旅途携带不便的因素,那当然就是小件儿好出,大器难卖了。

这就导致商业口大部分收走的都是体量不大的产品。

此外,这些收上来的东西还要分送许多商店的玉石组,等到卖掉之后才会再收新的产品补充。

结果一下厂子就富了,职工们也就滋润多了。

当然,厂里的好东西可不光是数量上“多”,这些东西的艺术水准也是特别高,还有“精”与“美”呢。

要知道,玉器厂里可不但有现今挑大梁的老师傅们,每年送去参与评奖的优秀作品,还另有许多名家留存的稀世珍品呢。

比如说解放前,京城玉器业艺人中就曾流传有一首顺口溜。

“叫花子,潘秉衡,小辣椒,刘德盈,小诸葛,王大头,下三滥,是何荣。”

所以根本没有厂方这种专门腾出数间大仓房,把所有历年积存下来的精品陈列在一起的可能。

反过来,作为厂方呢,他们的大件儿和高质量产品除了指望国家收购,摆进“大会堂”、“钓鱼台”、博物馆这样的地方陈列,或是作为国礼赠送,似乎就没有其他去处了。

连不少获奖作品参加完部里、市里的展览,都又得送回原厂来。

那么从建国之后到现今,几乎每年还都有留存下来的大作,自然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而这也正是玉器厂职工一直待遇不高的原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