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 第九十四章 返京

第九十四章 返京(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的理由主要有三条。

第一,是在12月份,政府扩大了海参的捞捕力度,听说又从青岛调来了不少海参补充市场。这都是为了两节的供应需求。

现在新晾晒好的海参已经开始逐批上市。商店里已经能见到按本供应的海参了,那么完全可以想象,很快海参缺货的局面必然大为改观。

第二,民间资金参与的程度已经如火如荼,可海参的价格上涨速度却已经明显减慢,由此可见。炒卖资金的后劲分明已成乏力局面。

第三,那就是尽管政府前期管控方法失败,可绝不会放任不管。

因为杨卫帆情商实在是高,他和“小百子”到洪衍武家的时候,不但完全遵照洪衍武的嘱托办了该办的事儿。还临时发挥,替洪衍武的十六箱“私货”茅台找好了借口,说是替自己保存的。

并且最后,见洪衍武家里条件贫寒得不像话,他还大方地拿出来一千块做见面礼,想替洪衍武孝敬父母。而他理由就是洪衍武和陈力泉当初在滨城帮他赶走过流氓,是他的救命恩人。

这固然把洪家人吓了一跳,感到难以接受。可有“小百子”作证,杨卫帆又是个军官身份,不由得他们不信。

所以最后王蕴琳感到盛情难却,还是勉强收下了三百块钱。但再多可就不敢要了,在当年,这三百元已经足以使一个赤贫家庭步入小康生活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每次通话,王蕴琳都必然会盘问洪衍武和陈力泉好一阵,问他们干活累不累,说出渔虽然赚钱多,却是最苦的活计,要他们千万别为钱不顾身体。

因为现在海参,一斤换一辆自行车有富余,两斤就能换三块“珍珠”手表,要能一直是这么离谱的价钱,那滨城数千“海碰子”,全都得成大富翁。

这可能吗?我们的国家能放任这种情况出现吗?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必然会有更加严厉的措施出台。而政府一旦决心下定,又有了前期失败的经验,那么不但能钻的空子越来越少了,惩罚措施也必定会是最严厉的。

要说在这件事上,有些人之所以犹豫,不过是受利益迷惑罢了。其实对于洪衍武,哪怕此时他强行作出多么不合理的命令,“海碰子”们也绝不会真的反对。

因为不说一直是他带着大伙捞足了油水,就冲他亲手猎杀了“挫虎龙”,也值得大家把他当神敬。就更别说,他还把其中的道理都给大家一一讲述清楚了。

另外,还总问杨卫帆回滨城没有,让洪衍武一定要对人家表示感谢。

就这样,家里那边算是让洪衍武彻底放了心。他也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海碰子”们的公帐上,和如何处理好首尾,把存量海参彻底脱手的事儿上。

现在外面的实际情况是,海参交易早已死灰复燃。可以说,前段时间,政府的严管政策基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随着元旦的临近,甚至海参交易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价格也上涨到了一百七十余元。

所以这么一来,大多数的“海碰子”们,对手里现在所剩无几的五百来斤海参就颇为留恋,都有点不愿意出手。

可洪衍武又哪能容他们犯糊涂呢?就摆事实讲道理地开了一次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