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独断大明 > 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为进

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为进(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个时候,周应秋与傅昌宗很有默契的悄悄对视一眼,会意的微点头。

这场‘鸿门宴’,只怕没那么简单了。

孙承宗招呼过这三人,看向傅昌宗,周应秋,李邦华,蒋德璟四人。这四人,显然以傅昌宗,周应秋为首,他沉吟着没有说话。

傅昌宗自不用说,那是皇帝的亲舅舅,第一心腹,无数重大的政务里,包括现在的‘新政’,都有着他深厚的影子。

周应秋,这个人在天启三年之前,是一个相当活跃的人,但他所作所为投机取巧太多,为正人所不容,是以仕途相当挫折。

方孔炤倾身,神色不动道:“是。”

孙承宗面露赞许,道:“你在郧阳等地的事情,老夫详细看过,有谋有勇,处置得当,在本官看来,你比洪承畴更有能力,适合军伍。现在朝廷的意思,是要军政分开,互不相涉,若是你还想回来,本官今天就当众徇私一回,调你入我麾下,如何?”

方孔炤当年在陕.西确实有勇有谋,作战上百次,几乎没有败过,擒下的大小匪首数以百计,他的官职,基本上是以军功升上来的。

但是方孔炤现在是南直隶,也就是江.苏巡抚,正值‘新政’大潮之中,如何能脱身?

他抬手,依旧平静的道“劳大人费心,下官已向皇上表明心迹,一心从政,为皇上分忧,为百姓造福,不敢有丝毫分心。”

但在崇祯初,他接连跳跃,坐上了吏部尚书,这个‘隐相’的高位,在之后,他更是坐实了‘相’位,不管多少风雨,多少变故,他始终屹立不倒,并且他极其低调,比傅昌宗还隐蔽,但手段却是相当高明,在吏部六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弹劾奏本,可始终不曾有确实的把柄被抓,同时,也不曾让人猜忌,可以说,从万历二十年后,他这个‘隐相’是做的最稳当,长久的一个人。

孙承宗看着他道:“也好。南直隶这一年,老朽也看在眼里,虽然有不少波折,但终归一直向前,好好做,再过三年,估计我就该致仕,内阁会空出几个位置来,其中一个我曾与皇上说过,是给你留的,莫要让老朽失望。”

方孔炤哪怕再竭力控制,现在也不能再平静,起身,抬手道:“下官谢大人看重,定不负大人所望”

孙承宗笑着摇头,道:“坐,无需多礼。”

方孔炤坐下,胸口轻轻起伏,眼神有些光芒闪动。

不管官大官小,哪一个不想再进一步,作为一声封疆大吏,谁不想进六部,入内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