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独断大明 > 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态度坚决

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态度坚决(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栩自然不是这么想的,静静的听着李邦华的话。

“科举是优中选优,不当缩减,臣请皇上放松禁令,为国纳才……”李邦华道,在这里,他的话比较多,说了比较长的时间。

张菉在不远处听着,目光灼灼的盯着朱栩,如果目光是刀,一定能戳遍朱栩全身。

朱栩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坚决,不执行朝廷禁令,违反法度纲纪,一律要严惩

这是他重塑朝纲必须手段,绝不会妥协分毫

朱栩‘唔’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他决意普及教育,推广,扩大书院,在这件事,除了‘课纲’之外,整个大明也没有什么意见,关键问题在于科举。

当年复社呼啸大明,被朱栩强行解散,然后是‘九条规定’,将一干风月才子给挡在科举之外,再加上东林党等事情,整个大明不满朱栩的年轻士子多了去。

朱栩也知道,在士子之间,尤其是秦淮河上,有个‘终生不仕’的抵制科举联盟,并且随着‘新政’推动,抵制的人越来越多,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大。

李邦华是科举出身,对科举有相当的感情,也是旧式官僚,内心肯定是想‘振兴’科举。

等李邦华说完了,朱栩神色冷淡,语含警告的道:“这件事自有朝廷法度,有什么想法可以写奏本给内阁,但绝不允许私自乱来”

果然,李邦华开口道:“皇上,臣认为书院与科举可以并行,书院的生员可以入吏,科举的士子可以入官……”

朱栩眉头微动,心里明了了。

书院的学生,其实士绅阶层的相当少,多数都是寒门子弟,他们没有钱入私塾,书院又免费,于是蜂拥而入。

但是书院的规模很小,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所以都是泥腿子,穷苦之人。

在大明已经固化的利益集团中,这些寒门子弟出头的几率是很小的,也难怪李邦华想要将他们划入‘吏’的行列,甚至于对李邦华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