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六百三十七章 园长

第六百三十七章 园长(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要不提到卢瑟福就必然会说这个实验,地位的确太高,物理学十大最美实验之一的大名不是盖的。

他的名头响亮,李谕还挺担心这种观点传回国内的。民国时期对西方相当崇拜,是那种从科学到宗教、从语言文化到衣食住行每个细节全方位地崇拜。

阿斯顿在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三任主任汤姆逊在1906年获得诺奖;

第四任主任卢瑟福则是在1908年获得诺奖,只不过是有些意外的化学奖。

第一站先停留伦敦,李谕前往剑桥大学会见卢瑟福。

伦敦作为所谓世界第一强国日不落帝国的首都,目前仍然需要进行食物定量供应。

那个年代也讲究流量,许多记者不见得有深厚的科学功底,写出的文章难免有科学上的漏洞,渐渐地就让大众以为卢瑟福是个头戴金冠、身披鲜红大斗篷的魔术师,而他的助手们则成了一个个手挥蒲扇、瞪大眼睛瞧着黄金从玻璃瓶生成出来的学徒。

卢瑟福笑道:“作为实验室主任,我不会管辖汤姆逊教授的私人领地。”

“他一直在德国,准确说是在德国的军队中服役,与我们是战场上的敌人,”卢瑟福说,“不过他刚刚给我寄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说希望已成过去的战争不致影响科学家之间的友谊,也为他自己荒废了科研工作而感到异常苦恼惋惜。”

汤姆逊这时来到了实验室:“李谕先生,好久不见。我看了你写的关于宇宙射线的文章,正准备与威尔逊一同改进云室,以进行更加细致的探测工作。”

这个人其实挺厉害,不过貌似名气不太大,可能大家都觉得他只是在卢瑟福的实验理论以及实验框架下进行的研究。

所以密立根的说法或许会成为不少一知半解之人的武器。

剑桥大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战争期间,剑桥有2162人阵亡,伤者几近3000,占从军者的三分之一,这些人基本都是精英阶层。

“欢迎来到废土乐园。”卢瑟福见到李谕后开玩笑道。

反正布莱克特做的这个试验非常考验细心和耐心程度,好在正好是卢瑟福以及卡文迪许实验室所擅长的。

布莱克特基于这个原理,拍摄了四十多万张云室照片,然后仔细拣选,终于在1925年找出来8张显示有两个分叉轨迹的照片,从而证明了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的元素嬗变实际上是一种合成过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