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五百四十九章 函夏考文苑

第五百四十九章 函夏考文苑(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好在即便现在拍摄水平和影片质量都比较初级,但电影作为新事物,基本上拍什么出来都有人看。电影公司要是能够正常运转起来就不至于亏损,还能越做越大。

——

去武昌见了黎元洪、然后在京城见过袁世凯的章太炎转了一大圈,回到了上海,同行的多了一人——创办复旦大学的马相伯。

他们两人现在都是袁世凯总统府的高级顾问。

章太炎先找孙黄两人聊了聊,结果不用多说,自然谈崩了。

李谕好人做到底,把之前从美国拷贝回来的传奇摄影师迈布里奇的《奔跑的马》借给他观看,同时提供了那时买回的电影放映机。

郑正秋必然晓得迈布里奇的大名,就像后世所有人都知道雷德利、卡梅隆一样。

郑正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院士先生竟然有如此珍贵的东西!”

李谕笑道:“好东西就应该拿出来让懂行的人发挥出更大价值。”

“感激之心情难以言表!”郑正秋高兴道,“幸亏今日造访先生府邸,受益匪浅!”

现在南方革命派已经铁了心要二次革命,就连此前持有保留意见的黄兴都坚定地站在了孙先生一边。

让他们如此团结的原因就是善后大借款被彻底敲定。

“受益匪浅也是从前人影片中受益,我不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李谕轻松道,然后又问,“阁下准备拍摄什么类型的影片?”

郑正秋说:“我一直认为影戏应作为改革社会,教化群众的工具。当下民国新立,我想拍摄一部讽刺婚姻包办制度的影片。”

李谕说:“好创意,希望先生拍摄工作一切顺利,成功上映。”

国内电影拍摄起于晚清时北京的丰泰照相馆,即谭鑫培出演的《定军山》。不过四年前丰泰照相馆突然遭遇大火,就此一蹶不振,上海顺势接过了电影中心的地位。

民国前十年,国内拍摄的电影大都质量一般,只能算是学习摸索阶段。要等一批优秀的电影人以及演员出现,民国电影业才会绽放辉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